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之和的计算中,正确的是


  1. A.
    Ca(OH)2的相对分子质量=40+16+1×2=58
  2. B.
    CO2的相对分子质量=12×16×2=384
  3. C.
    2H2O的相对分子质量和=2×(1×2+16)=36
  4. D.
    3Na2CO3的相对分子质量和=3×23×2+12+16×3=198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4、了解物质构成的微观奥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物质变化的本质.下列有关原子的结构说正确的是  ①原子不可再分  ②原子核一般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③电子带负电  ④原子核带正电  ⑤原子核体积很小,核外有相对很大的空间  ⑥电子的质量比原子核的质量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6、了解物质构成的微观奥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物质变化的本质.
(1)下列有关原子的结构说法正确的是
B、C、D、E
(填序号).
A.原子不可再分    B.原子核一般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电子带负电      D.原子核带正电
E.原子核体积很小,核外有相对很大的空间
F.电子的质量比原子核的质量大
(2)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反应实质的微观示意图.当它们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中的三种粒子是
Na+、Cl-、H2O
(填粒子符号).

(3)2007年,化学家埃特尔证实了氢气与氮气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合成氨(NH3)的反应过程,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用分别表示N2、H2、NH3三种分子.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将在固体催化剂表面(用表示)合成氨的过程简化为下图中的五个步骤,请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排序
⑤④①②③
(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08?扬州)化学小组对热水壶底部水垢的主要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完成以下活动并回答问题.
[查阅资料]天然水中含有Ca2+、Mg2+、HCO3-等离子,在加热条件下,这些离子趋于生成溶解度更小的物质--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盐和碱).有关物质的溶解性见表
部分钙、镁化合物溶解性表(20℃)
阴离子阳离子OH-CO32-HCO3-
Ca2+微溶不溶可溶
Mg2+不溶微溶可溶
[提出猜想]水垢的主要成分中一定含有
CaCO3
CaCO3
Mg(OH)2
Mg(OH)2
,可能含有Ca(OH)2和MgCO3(填化学式).
[设计方案]实验1:确定水垢中是否含Ca(OH)2和CaCO3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在少量研碎的水垢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充分搅拌,过滤,在滤液里加入
Na2CO3溶液.
没有白色沉淀产生
一定含有CaCO3
一定不含Ca(OH)2
一定含有CaCO3
一定不含Ca(OH)2
实验2:确定水垢中是否含MgCO3利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实验2探究.其主要实验步骤发下:

称量D、E装置总质量为600.00g,按上图组装后,将2.50g水垢试样放入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溶液,待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泡时,打开止水夹K,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空气,一段时间后称量装置D、E的总质量为601.25g(碱石灰主要成分为CaO和NaOH,不考虑装置内空气对实验的影响).
[实验讨论](1)加入样品前还应
检查装置气密性
检查装置气密性
,装置B中盛放稀盐酸的仪器名称为
分液漏斗、
分液漏斗、
,装置C的作用是
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反应结束后打开止水夹K,缓缓鼓入空气的目的是
使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被D、E完全吸收
使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被D、E完全吸收
,装置A的作用是
除去空气中二氧化碳
除去空气中二氧化碳
,A、B装置之间设置干燥装置(填:“要”、“不要”),
不要
不要
理由是
因为二氧化碳进入D装置前有气体干燥装置C
因为二氧化碳进入D装置前有气体干燥装置C

(2)装置B中生成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CaCO3+2HCl=CaCl2+H2O+CO2
(只要求写一种),装置D中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CO2=Na2CO3+H2O
2NaOH+CO2=Na2CO3+H2O

(3)装置B中生成CO2的质量为
1.25g
1.25g
g.通过计算说明水垢中
A
A
含MgCO3(填字母).
A. 一定B. 一定不C. 可能D. 无法确定
计算过程(已知物质相对分子质量  CaCO3:100    MgCO3:84):
实验3:确定水垢中是否含有Mg(OH)2另取质量为2.50g的水垢,加入3.65%的稀盐酸与之反应,测得消耗稀盐酸w g..结合以上实验结论,判断w的值满足
w>59.5g
w>59.5g
条件时,水垢中一定含有Mg(OH)2(请通过计算说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2?荆州)随机取一定量的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于烧杯中,再向其中分次加入等质量的同一稀硫酸.实验过程中有关物质的用量及质量测定记录如下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 35g 35g 35g 35g
剩余固体的质量 8.6g 7.4g 6.2g 5.6g
相对分子(原子)质量H2SO4-98  MgSO4-120  CuSO4-160  Mg-24Cu-64
请解答下列问题.
(1)随机所取镁粉和铜粉混合物的质量为
9.8
9.8
g.其中m(镁):m(铜)=
3:4
3:4

(2)实验操作结束后的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MgSO4、H2SO4
MgSO4、H2SO4

(3)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4%
14%

(4)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总质量是多少(要有解答过程,结果精确到O.Ol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九年级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推断题

(7分)已知草酸(H2C2O4)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加热能分解产生三种化合物B、C、D,它们与其它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E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60,X、Y、Z均为单质。试解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C      ;E      ;Y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①            ;反应③           

(3)说出单质Y的用途        (一条即可)。

(4)反应④是Z和     (填试剂的名称)的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