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分)标号为A、B、C、D、E、F、G七种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为了探究物质组成做了如下实验:
(1)观察外观:A为红色粉末,B为黑色粉,末其余均为白色固体。
(2)分别加足量的水振荡,A、B、F不溶,其他均成无色溶液。
(3)若向A、B、F中加足量的稀盐酸,均可观察到明显的现象,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B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一种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由此可知B在常见的金属活动顺序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填“氢之前”或“氢之后”)。F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4)取另外四种物质的溶液,分别滴加酚酞试液,C、D、E显红色。G中无变化,且G为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G为_____________。
(5)为了进一步确定余下的三种物质,同学们查阅了资料:CO2可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NaHCO3,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另取C、D、E中的溶液于三支试管中,用滴管分别加入少量的稀盐酸,如图所示,若出现___________(填现象),说明试管中盛装的是Na2CO3溶液。
(7)若另外两种碱性物质分别是NaOH和Ca(OH)2 ,请你设计实验验证:(包括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6HCl+Fe2O3==2FeCl3+3H2O
氢前金属 , 2HCl+CaCO3==CaCl2+H2O+CO2↑
(4)氯化钠
(5)CO2 +H2O+Na2CO3 ==2NaHCO3
(6)试管底部有气泡生成,上升过程中小气泡变小或消失。
(7)分别向未知的两种无色溶液中通CO2气体,浑浊的是Ca(OH)2溶液,无变化的是NaOH溶液。
解析试题分析:(3)根据题意可知:A为红色粉末,不溶于水,且能和盐酸反应。则A为氧化铁。A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HCl+Fe2O3==2FeCl3+3H2O
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为氢气;B可与稀盐酸生成氢气,则B应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处于氢之前的金属。
F为白色、不溶于水、能和盐酸反应的固体,应为碳酸钙。其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Cl+CaCO3==CaCl2+H2O+CO2↑
(4)G为白色固体;水溶液不能使酚酞变色且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可确认G为氯化钠。
(5)CO2可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NaHCO3的化学方程式为CO2 +H2O+Na2CO3 ==2NaHCO3
(6)碳酸钠可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现象为有气泡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在上升过程中和水、碳酸钠溶液反应会生成碳酸氢钠。所以又会观察到试管底部生成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小气泡变小或消失。
(7)若另外两种碱性物质分别是NaOH和Ca(OH)2,可利用二氧化碳气体鉴别二者。具体的方法为:分别向未知的两种无色溶液中通CO2气体,浑浊的是Ca(OH)2溶液,无变化的是NaOH溶液。
考点:物质的推断、复分解反应、碱的性质、碳酸盐的性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探究题
(7分)四氧化三铁可用于医疗器械、电子等工业。某实验兴趣小组从工厂采集废液(含FeSO4和少量ZnSO4、MgSO4),进行四氧化三铁的制备实验。
【阅读资料】
(1)25℃时,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如表所示。
| Zn(OH)2 | Fe(OH)2 | Mg(OH)2 |
开始沉淀的pH | 5.7 | 7.6 | 10.4 |
沉淀完全的pH | 8.0 | 9.6 | 12.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探究题
(8分)某化学学习小组在化学药品柜中发现一瓶保管不当,标签模糊不清的无色溶液,(如图)且实验员告诉小组成员该溶液显碱性;已知这瓶溶液是以下四瓶溶液中的其中一种:H2SO4溶液、NaOH溶液、FeCl 3溶液、Na2CO3溶液。小组成员小强和小红同学很感兴趣,决定对其成分进行探究(提示:碳酸钠溶液显碱性)
(1)小强和小红根据上述信息判断,该溶液不可能是 溶液和 溶液;
只可能是其他两种溶液中的一种。
(2)为了进一步确定该溶液是何种溶液,请你帮小强和小红设计实验方案,叙述
实验操作、预期现象与结论。
(实验室提供必要的实验仪器,限选以下试剂:氯化钡溶液、锌粒、澄清石灰水、食盐水、稀盐酸)
实验操作 | 预期现象与结论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探究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帮助整理化学实验室时,发现一瓶久未盖上瓶塞的氢氧化钠溶液。该小组同学对该瓶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浓厚的兴趣,决定研究并证明该瓶溶液是否变质。
[提出猜想] 猜想一:该瓶氢氧化钠溶液未变质。
猜想二:该瓶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变质。
猜想三:该瓶氢氧化钠溶液 。
[初步证明] 该小组的同学认为猜想一是 的(填“正确”或“错误”),
其原因是: 。
[设计方案] 同学们设计以下实验方案来证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通过查阅资料可知氢氧化钠溶液变质是生成碳酸钠。
实 验 操 作 | 实 验 现 象 | 实 验 结 论 |
取少量该瓶的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a: | b: | 该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探究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对纯碱(Na2CO3)和小苏打(NaHCO3)两种固体进行实验探究
(1)写出甲、丙两种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乙仪器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写出丙仪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探究利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____(填“控制变量法”、“对比观察法”或“定量分析法”),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探究题
(9分)下图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A、F组合制氧气,氧气收集完毕,应先 (填“熄灭酒精灯”或“从水中取出导气管”)。
(3)用B、D组合制取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若将发生装置由B改为C,其优点是 。
(4)硫化氢气体(H2S)有毒,溶于水形成酸。用块状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发生复分解
反应制得H2S,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某同学用下图G、H 、I组合收集H2S。
①G收集H2S,说明其密度比空气 (填“大”或“小”)。
②各装置的作用:H 、I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探究题
(11分)不少同学都被蚊虫叮咬过,感觉又痛又痒。同学们从化学课上知道:蚊虫叮咬时能在人的皮肤内释放出蚁酸刺激皮肤,课外兴趣小组同学决定对蚁酸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蚁酸的成分是什么?它有什么性质?
【查阅资料】蚁酸是一种有机酸,化学名称叫做甲酸,化学式为HCOOH;蚁酸在一定条件下会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
【实验探究一】探究蚁酸的酸性。
(1)向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溶液颜色变成 色,说明蚁酸溶液显酸性;
(2)将锌粒放入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该气体是 (填名称)。
【实验探究二】探究蚁酸分解的两种产物。
(1)小芳同学根据蚁酸中含有 元素,推测出生成物中含有水;
(2)另一种生成物是气体,小敏提出两种猜想:
猜想①:该气体是CO2 猜想②:该气体是
他们将蚁酸分解产生的气体通过如下装置(铁架台已略去),观察现象。
Ⅰ.实验时装置A中无明显变化,则猜想① (填“成立”或“不成立”);
Ⅱ.装置B中的现象是 ,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讨论交流】从环保角度看,该装置的缺陷是 。
【拓展延伸】
(1)当你被蚊虫叮咬后,在叮咬处涂抹一些物质可减轻痛痒。下列物质中,你不会选择的物质是 。
A.牙膏 | B.食醋 | C.肥皂水 | D.烧碱 E.苏打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探究题
现有4瓶没有标签的无色溶液,已知它们分别是稀盐酸、NaOH溶液、溶液、Na2CO3溶液中的一种。请你将它们区分出来,并完成下面的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与解释 |
Ⅰ. 分别取四种待测液于4支试管中并编号,再分别向其中滴加无色的________溶液(如下图),振荡 | ①②③中的溶液均由无色变为红色 ④中无现象 | ①②③中溶液显________(填“酸”或“碱”)性 ④中的原试剂瓶中的溶液是________ |
Ⅱ. 向上述所得①②③的溶液中分别加入已区分出的④溶液 | 三支试管中的溶液均由红色变为无色,①中还伴有的现象是________;②③中无其他现象 | ①中原试剂瓶中的溶液是Na2CO3溶液 步骤Ⅱ后①中的溶质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除指示剂外) |
Ⅲ. 向步骤Ⅱ后所得②③的溶液中,分别滴加过量的①中原试剂瓶中的溶液 | ②中先有无色气泡,出现白色沉淀,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 ②中原试剂瓶中的溶液是溶液 |
③中的现象可能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 ③中原试剂瓶中的溶液是NaOH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探究题
金属材料被广泛地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不仅是因为其物理性能优良,还与它们的化学性质密切相关。下面是小明同学设计测定金属铁、铜和镁的活动性的探究实验过程和实验记录,请你一起探究。
【实验记录】测定金属铁、铜和镁的活动性强弱
【所用试剂】稀硫酸、硝酸银溶液、光亮的薄铁片、薄铜片、薄镁片
【实验过程】
步骤Ⅰ将铁片、铜片、镁片分别在空气中点燃片刻,观察燃烧现象;
步骤Ⅱ将铁片、铜片、镁片分别放入三支盛有浓度相同、体积相同的稀硫酸的试管中;
步骤Ⅲ将铁片、铜片、镁片分别放入三支盛有浓度相同、体积相同的硝酸银溶液的试管中。
【实验记录】用“√”表示能观察到实验现象,用“-”表示观察不到实验现象(见下表)。实验现象记录如下表
金属 | 空气 | 稀硫酸 | 硝酸银溶液 |
铁 | - | √ | √ |
铜 | - | - | √ |
镁 | √ | √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