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不符合规范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A、向试管中加入块状或大颗粒固体时,应将试管横放,将固体放在试管口,然后将试管慢慢竖起,使固体滑到试管底; 将试管直立,将固体放入,易导致试管毁坏,正确;B、量取液体读数时,要平视凹液面的最低处;仰视读数,读数偏小,实际液体偏多;俯视读数,读数偏大,实际液体偏少,正确;C、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液体的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且要用外焰加热,先均匀加热,后对准药品固定加热;试管口向上倾斜,与桌面呈45°角,错误;D、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应将胶头滴管竖直悬空在试管的上方,伸入试管内或接触试管会导致污染试剂,正确。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氯化钠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海水“晒盐”得到的是粗盐。粗盐除含NaC1外,还含有少量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

(1)请完善实验室除去粗盐中泥沙等难溶性杂质的实验步骤。

①过滤过程中使用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

②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____,待__________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使滤液蒸干。

(2)粗盐进行精制,流程如下图。提供的试剂:A.Na2CO3溶液、B.K2CO3溶液、C.NaOH溶液、D.BaCl2溶液、E.Ba(NO3)2溶液。

①欲除去悬浊液中的MgCl2、CaCl2、Na2SO4,从提供的试剂中选出a所代表的试剂,按滴加顺序依次为:过量的__________(填序号)。

②通过操作Ⅱ得到的滤液中溶质有__________(填化学式)。

(3)用NaCl配制100g 0.9%的生理盐水,需要NaCl的质量为__________g.如果配制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高于0.9%,且误差只出在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时,那么你认为是__________(填“仰视”或“俯视”)液面读数造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开发利用氢能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1)根据图示分析,回答问题:

①氢燃料电池汽车模型标示的各部件中,用金属材料制成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涤纶靠垫 B.橡胶轮胎 C.铜质导线 D.铝合金轮毂

②氢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是:将氢气送到燃料电池中,经过催化剂的作用,通过质子交换膜,再与氧气反应,同时产生电流。请写出氢燃料电池工作原理示意图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③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___________

(2)工业上可通过下列工艺流程处理工厂排放的含二氧化硫的尾气并获得氢气。

主反应器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膜反应器中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该工艺流程中,能被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实验室中利用下列仪器进行制取气体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D______,H____________

(2)利用图中仪器可以制取二氧化碳,你选择的仪器是_______(填字母,按字母顺序排列),所用药品是_______

(3)若补充一种仪器_______ (填仪器名称),再利用高锰酸钾以及图中仪器还可以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若用装置I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_____端导管进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氯化铜溶液中加入足量的下列固体,其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一包金属粉末,可能由Mg、Zn、Fe、Al、Ag等金属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该样品2.4g,加入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得0.2gH2和无色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样品中定只含有Mg B. 样品中一定不含有Ag,可能含有Fe

C. 无色溶液中溶质总质量量为12g D. 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9.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m的名称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是a→____________,验满方法是________

(3)实验室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共热制取氯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常温下A、C为无色液体,D、E、F、G、H是不同类别的物质,F广泛应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俗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E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

(3)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一个符合题意的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911年卢瑟福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 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时发现(示意图如下):

(1)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2)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

(3)有极少部分α粒子被弹了回来。

下列由该实验分析得出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 原子核不带电 B. 原子是实心的球体

C. 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D.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