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1911年卢瑟福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 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时发现(示意图如下):

(1)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2)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

(3)有极少部分α粒子被弹了回来。

下列由该实验分析得出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 原子核不带电 B. 原子是实心的球体

C. 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D.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答案】C

【解析】

A、根据题意:α粒子带正电荷,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说明原子核带正电荷;故选项说法错误.

B、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说明金原子中有一个很大的空间,原子不是一个实心球体;选项说法错误.

C、有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说明金原子中有体积很小、质量大的原子核;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卢瑟福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的“α粒子散射实验,无法得出原子核的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不符合规范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课外活动小组同学用图中装置(固定装置未画出)测定含有杂质的镁带中镁单质的质量分数(杂质与酸接触不产生气体)。实验过程如下:

①取一段镁带样品,准确称得其质量为0.030 g;

②往量气管内装水至低于刻度“0”的位置,如图所示,(未装药品)装配好仪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在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稍倾斜试管,将用水湿润的镁带小心贴在试管壁上,塞紧橡皮塞;

⑤调整量气管液面,使两边的液面保持同一水平,记录量气管中液面位置;

⑥把试管底部略为抬高,使镁带与稀硫酸接触完全反应;

⑦待冷却至室温后,再次记录量气管中液面位置;

⑧算出量气管中增加的气体体积为23.96 mL;

已知:同温同压下,不同气体混合后体积等于混合前各气体体积之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否用托盘天平称量0.030 g镁带样品________(不能”)。

(3)操作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过程⑦中再次记录量气管的液面位置时,试管中留有氢气,是否会影响实验最终结果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实际测得氢气的体积与理论值相比偏大,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同学们在研究氧气性质时,进行了如图1的实验:取一段打磨好的螺旋状铁丝,在下端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插入充满氧气且放有少量水的集气瓶中.观察到如下现象:

银白色的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物质,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说明铁丝能够在氧气中燃烧,氧气具有助燃性。

小明在阅读相关资料时发现二氧化氮也具有助燃性,他决定利用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二氧化氮是否具有助燃性?

(查阅资料)

①蓝色的硝酸铜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铜、二氧化氮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NO3)2CuO+2NO2↑+O2

CuO是一种黑色固体;通常状况下,NO2是一种红棕色气体,相同状况下,其密度大于氧气密度,在低于室温时变成液态.

③相同状况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即系数)之比。

(实验过程)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试管内蓝色固体逐渐变为黑色,有红棕色气体生成,____________

二氧化氮具有助燃性.

(反思与评价)

小刚认为小明的实验不能证明NO2具有助燃性,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刚认为利用补充如下实验可以证明NO2具有助燃性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I:在图2的试管和集气瓶之间连上图3所示的装置,重新进行加热硝酸铜的实验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硝酸铜分解产物中有________

步骤II:取出图3U型管,恢复至室温,待U型管内充满红棕色气体时,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U型管中。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NO2具有助燃性

小红认为即使不进行小刚的实验,依据资料和小明的实验现象也能推出NO2具有助燃性,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几项基本实验操作的示意图

(1)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______;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__

(2)蒸发结晶时,用玻璃棒搅拌,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停止加热;

(3)测定溶液pH,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______________,读出p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给液体加热 B. 量取液体

C. 稀释浓硫酸 D. 测溶液的P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1℃时,把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溶剂质量一定不变

B. t2℃时,甲、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 将t1℃时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甲=乙>丙

D. 若甲中混有少量乙,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对比法”是实验探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分析以下铁钉生锈实验的设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对比①②可以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B对比②③可以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水参加

C对比①③可以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水参加

D对比①②③可以说明铁生锈必须水和氧气同时参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1℃时,甲与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同

B. t2℃时,30g甲能溶解于50g水中形成80g溶液

C. 甲属于易溶物质

D. 乙中混有少量甲时,应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