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回答问题:
(1)红磷燃烧磷+氧气$\stackrel{点燃}{→}$五氧化二磷.
(2)铁丝在氧气里燃烧铁+氧气$\stackrel{点燃}{→}$四氧化三铁.为了防止熔化物溅落下来使集气瓶炸裂,应当在瓶内放少量的水,在实验中把铁丝盘成螺旋状是为了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3)木炭燃烧碳+氧气$\stackrel{点燃}{→}$二氧化碳.
(4)加热暗紫色晶体制取氧气高锰酸钾$\stackrel{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上述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1)(2)(3),属于分解反应的是(4),属于氧化反应的是(1)(2)(3).(填序号)

分析 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文字表达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再根据反应特征确定反应类型.

解答 解:(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生成一种白色固体;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磷+氧气$\stackrel{点燃}{→}$五氧化二磷.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stackrel{点燃}{→}$四氧化三铁;为了防止熔化物溅落下来使集气瓶炸裂,应当在瓶内放少量的水,把铁丝盘成螺旋状的目的是为了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3)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碳+氧气$\stackrel{点燃}{→}$二氧化碳;
(4)加热暗紫色晶体制取氧气,暗紫色晶体应为高锰酸钾,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stackrel{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化合反应的特点为多变一,故属于化合反应的为(1)(2)(3);分解反应的特点为一变多,故属于分解反应的为(4);物质与氧的反应为氧化反应,故属于氧化反应的为(1)(2)(3);
故答案为:(1)磷+氧气$\stackrel{点燃}{→}$五氧化二磷;(2)铁+氧气$\stackrel{点燃}{→}$四氧化三铁;放少量的水;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3)碳+氧气$\stackrel{点燃}{→}$二氧化碳;(4)高锰酸钾$\stackrel{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1)(2)(3);(4);(1)(2)(3);

点评 在解此类方程式的书写题时,首先确定反应原理,然后再依据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书写文字表达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一定量的木炭在盛有氮气与氧气混合气体的密闭容器中充分燃烧后,生成CO和CO2,且测得反应后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则其中氮气的质量分数可能为(  )
A.10%B.30%C.50%D.7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如图所示,根据某学生在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进行填空并回答有关问题:
第一步:将少量的高锰酸钾装入试管中,并用带有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
第二步:按照上图所示装置接好.
第三步:给试管加热,先使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准高锰酸钾所在部位加热.当导管口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当气泡均匀连续地放出时,将导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收集,等集气瓶内的水排空后.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小心地把集气瓶移出水面,正置在桌上.
第四步:收集好氧气后,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把酒精灯火焰熄灭.
试回答:
(1)指出图中仪器的名称:
A:酒精灯  B:铁架台  C:导(气)管D:水槽  E:集气瓶
(2)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其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3)在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前缺少的步骤是:检验装置的气密性,该步骤如何操作?连接好装置,把导管伸入盛有水的水槽中,双手紧捂试管,如果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
(4)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后,用玻璃片将瓶盖好后,移出水面放在桌子上,为什么瓶口向上不是向下?
(5)氧气收集完毕之后,为什么是先撤酒精灯再把导管移出水槽?
(6)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加热后导管口有气泡产生,能否马上收集?请说明理由.
(7)指出图中错误并改正.
a.错误:试管口向上倾斜.改正: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b.错误:导管伸入试管太长.改正:导管伸入试管要短一些.
c.错误:试管口没有棉花.改正: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某兴趣小组从废铝锅底部剪一块铝片,将它放入21.9%的稀盐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消耗盐酸的质量如图(假设酸与氧化膜反应时没有H2产生,其它杂质不与酸反应).请回答:
(1)铝片中铝单质的质量为10.8g.
(2)求被氧化的铝的质量占未氧化时铝片总质量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化学调研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钠和稀盐酸探究中和反应,请你参与以下探究:
(1)甲组同学取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用酸度计测得该溶液的pH>(选填“<”、“>”或“=”)7,同时插入一支温度计,测量溶液的温度(如下图所示).用胶头滴管吸取稀盐酸,逐滴加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边滴加边搅拌.此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酸度计上显示的数据逐渐减少(选填“增大”、“减少”或“不变”),且温度计上显示的数据逐渐增大.由此可知,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属于放热(选填“吸热”或“放热”)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OH+HCl=NaCl+H2O
(2)乙组的同学改用固体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来探究中和反应中能量的变化情况,你认为该方案不合理(选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 _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
(3)丙组同学用另外一瓶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实验时,当往烧杯中滴加稀盐酸时,发现有少量的气泡冒出,小组同学根据这一现象进行讨论,一致认为其原因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变质的原因是CO2+2NaOH=Na2CO3+H2O(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丁组同学借助酚酞试液来判断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了滴加酚酞试液.为了确定盐酸与氢氧化钠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小组的同学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他们得出了“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你认为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
不正确,理由是:盐酸过量,溶液显酸性,酚酞也不变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Na的摩尔质量为(  )
A.23B.23gC.23molD.23g/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以下摘录的是某些同学对所学知识的整理归纳,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合金含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
B.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属于氧化物
C.酸碱中和生成盐和水,所以盐溶液都为中性
D.若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就能灭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B和C(填字母字母).
(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用A、E装置进行实验,实验结束,停止加热前先将导管移出水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奠定近代化学基础的是(  )
A.元素周期表的发现B.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
C.纳米技术的成功探索D.“绿色化学”概念的提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