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pH变化曲线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是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B. M点和N点共有的离子只有一种

C. 检验M点溶液的溶质可先滴加足量Na2CO3,静置后再滴加少量AgNO3溶液

D. 检验N点溶液的溶质可先滴加足量的Cu(NO3)2,静置后再滴加少量AgNO3溶液

【答案】D

【解析】

A、图象中pH值的变化是从小于7逐渐的增大到大于7,可知原溶液显酸性,然后不断的加入碱性溶液,使pH增大,说明是把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稀盐酸,故选项说法错误。

BM点和N点的溶液中均含有氯化钠,共有的离子有钠离子和氯离子两种,故选项说法错误。

CM点时溶液的pH小于7,溶液显酸性,说明稀盐酸过量,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HClNaCl,检验M点溶液的溶质可先滴加足量Na2CO3,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静置后再滴加少量AgNO3溶液,无法确定氯化钠是中和反应生成的,还是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DN点时溶液的pH大于7,溶液显碱性,说明氢氧化钠过量,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NaOHNaCl,先滴加足量的CuNO32,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硝酸钠,静置后再滴加少量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氯化钠,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且均为30g

B. 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C. t1℃时,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7

D. t2℃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有固体析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家正致力于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B. 丙的化学式H2O

C. 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

D. 参加反应的乙与生成的丁分子个数比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分析处理图表信息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如表是氯化钠、硝酸钾、氢氧化钙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温度/

20

40

60

80

溶解度/g

NaCl

36.0

36.6

37.3

38.4

KNO3

31.6

63.9

110

169

CaOH2

0.16

0.14

0.12

0.095

请仔细阅读图表后回答下列问题:

1A曲线表示的是_____的溶解度曲线。

2)除去A中少量的B,步骤是:加水溶解,蒸发浓缩,_____,过滤,洗涤,干燥。

320℃时,将氯化钠、硝酸钾、氢氧化钙各10g分别加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测得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分别为a%b%c%,则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是_____

4)现有一杯饱和溶液,是ABC三种饱和溶液中的一种,将其加热时出现浑浊现象,则这杯饱和溶液的溶质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同学发现实验台上整齐摆放的药品中(如图所示),有一试剂瓶的标签受损.

(提出问题)这瓶试剂的成分究竟是什么?

(讨论)根据受损标签及实验室药品分类摆放的原则,这瓶试剂不可能是_____

A B C 盐.

(猜想)可能是NaOH溶液;可能是Na2CO3溶液;可能_____

(设计并实验)

1)小明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该溶液到湿润的pH纸上,测得其pH10,他判断这是一种碱性溶液.对他的操作方法、测量结果及结论的评价,正确的是_____

A 方法正确,结果准确,且结论正确.

B 方法正确,结果偏小,但结论正确.

C 方法不正确,结果偏大,但结论不正确.

D 方法正确,结果准确,但结论不正确.

2)小明认为它是NaOH溶液,小俊认为它是Na2CO3溶液.要进一步确定它的成分,小俊认为只需选择如图所示已有的试剂就能鉴别出来.它们又进行了实验.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取样于试管中,_____

_____

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难溶性杂卤石属于呆矿,主要成分有K2SO4MgSO4CaSO4、不溶性杂质等(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为能充分利用钾资源,某工厂用溶浸杂卤石制备硫酸钾,工艺流程如下:

(1)在实验流程中加入过量的Ca(OH)2溶液,目的是出去主要成分中的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2)操作a的名称是___

(3)请写出固体B的两种主要成分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4)在使用Ca(OH)2溶液和K2CO3溶液对杂卤石进行溶浸时,为探究获得较高浸出杂卤石主要成分的浸取率,某实验小组用测得浸取液中K+的质量分数乱来表示浸取率,在相同的时间里,进行了下述实验组:

实验

温度/

Ca(OH)2用量/g

K+浸取率/%

a

25

2.5

72.4

b

40

2.5

86.55

c

40

3

90.02

d

60

3

91.98

e

60

4

91.45

①上述实验的数据中,温度与K+浸取率的关系是___

②上述5组实验中,若要获得最佳的K+浸取率,选择的反应条件是___℃和Ca(OH)2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学习盐的性质时,某组同学将碳酸钠溶液和一瓶标签破损的溶液M(如图)进行反应,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得到澄清滤液.同学们对该实验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探究一 M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1)(提出猜想)该组同学认为M溶液的溶质有两种可能: CaCl2

(收集资料)CaCl2水溶液呈中性.

2)(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并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M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


猜想正确,碳酸钠与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探究二 过滤后澄清滤液中会有哪些溶质?

(提出猜想)猜想一:NaOHNa2CO3;猜想二:_____;猜想三:NaOH

3)(实验验证)同学们针对猜想一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样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稀盐酸

没有气体产生

猜想一不成立

他们的实验结论是否正确? ,理由是

4)(继续探究)设计实验方案确定滤液中溶质的组成.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分别取少量滤液于AB两支试管中,A中加入CaCI2溶液,B中加入 溶液

A中产生白色沉淀,B中没有沉淀

猜想一成立


猜想二成立


猜想三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冬季冰雪覆盖路面,会给交通带来很多不便.

1)为了疏通道路常使用铲雪车铲雪,铲雪车的铲斗是用锰钢制造的.

锰钢的主要成分是MnC_____

锰钢属于_____

A 合成材料 B 合金 C 金属材料 D 化合物

2)有一类融雪剂是以醋酸钾(CH3COOK)为主要成分的有机融雪剂.醋酸钾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还有一类融雪剂是以“氯盐”为主要成分的无机融雪剂,统称作“化冰盐”.常用工业碳酸钙(含有少量NaClFeCl3等杂质)为原料生产该融雪剂.主要生产流程如图所示.已知:FeOH3为难溶的碱.

“操作1”的名称是_____;溶液A中加入过量熟石灰,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第二次加入盐酸的主要目的是_____

固体乙的成分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对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进行的创新实验

已知:20时,氢氧化钠在乙醇中的溶解度为17.3g,而碳酸钠在乙醇中几乎不溶解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

(2)按图组装好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实验前要检查装置的

(3)反应装置中长颈漏斗的作用是 (填序号)

A.添加稀盐酸 B.添加石灰水 C.添加稀盐酸和石灰石

(4)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5)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饱和氢氧化钠乙醇溶于中,马上又沉淀出现,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请用文字表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