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
A.丁一定是化合物
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可以是碳酸钙或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
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答案】C
【解析】解:由四种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分数增加了19%﹣17%=2%,故甲是生成物;乙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丁的质量分数减少了48%﹣30%=18%,故丁是反应物;丙的质量分数增加了41%﹣25%)=16%,丙是生成物. A.该反应的反应物为丁,生成物是甲和丙,符合“一分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所以丁一定是化合物,故正确;
B.乙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正确;
C.由2H2O2 2H2O+O2↑可知,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各物质的质量比是:17:9:8.该反应的质量是:18%:16%:2%=9:8:1,所以,该反应不可以是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故错误;
D.该反应的反应物为丁,生成物是甲和丙,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丙的质量之和,故正确.
故选:C.
本题可分析甲~丁四种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确定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自来水厂处理自来水的过程中需要加入活性炭,因为其具有_____ 的结构,所以可以用来_____异味。自来水中常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为降低硬度,生活中可采用的方法是___,区分硬水和软水通常使用_____ ,实验室中净水程度最高的方法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回答下列问题:
(1)用化学用语表示 ①碳酸钾中的阳离子; ②氯化铁的化学式
(2)合理利用化学知识,生活更科学、更美好. ①柚子果形美观、肉质脆嫩,香气浓郁.香气浓郁是因为(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柚子皮可以去除冰箱中的异味,说明它具有性.
②鉴别自来水是软水还是硬水,可加入适量的并搅拌.生活中为降低水的硬度并杀灭水中病菌,常采用的方法是
③炒菜时若锅中油不慎着火,可以采取的灭火方法是(写出一种即可).在燃烧的煤炉中洒少量水,火不但不灭,反而燃烧更旺.这是因为在高温条件下,炭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气和一种有毒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菜园中的蔬菜长势不佳,菜农及时施用一种复合肥,他选用的可能是(填序号).
A.KNO3
B.NH4Cl
C.Ca(H2PO42
D.K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近期微博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是一系列苯的衍生物配以相应的文字形成的,如图所示的六氯苯,其化学式为C6Cl6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六氯苯属于有机化合物
B.六氯苯是由碳和氯气组成的
C.六氯苯是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氯原子构成的
D.六氯苯中碳元素与氯元素的质量比为6:1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相关实验方法能达到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鉴别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闻气味

B

鉴别铁粉和碳粉

用磁铁吸引

C

鉴别氢气和氧气

看颜色

D

验满集气瓶中的氧气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集气瓶中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
B.t1℃时,可以制得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丙溶液
C.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析出甲的质量比析出乙的质量大
D.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到t2℃时,溶质质量分数为甲>乙>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变化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C.硫在氧气中燃烧

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是无色透明的

B. 碘酒中的溶剂是酒精

C. 澄清石灰水的溶质是氧化钙

D. 均一稳定的液体就是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XYZ三种金属,已知:①X和稀硫酸不反应;②Z+H2SO4(稀)═ZSO4+H2↑ ③X+2YNO3═2Y+XNO32,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正确的是( )

A. XYZ B. ZXY C. YZX D. ZYX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