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1)加碘盐中是指_____(填元素分子),身体中一旦缺碘,可能患有的疾病是_____(填甲状腺肿大骨质疏松)。

2)厨房中能用来除水垢的物质是_____(填食醋食盐水)。

3)厨房中的下列物质在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调和油 B 食盐 C 面粉 D 白糖

4)硬水是含有较多钙镁化合物的水,请写出镁离子,生活中,如何将硬水转化为软水_____

5)良好的家居环境带来美好的生活。房屋装修后,可在室内放一些活性炭来吸收装修材料释放出的甲醛、苯等有毒气体,这是利用活性炭的_____性。

6)汽车是现代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交通工具。

①喷漆可以延缓汽车钢铁外壳的锈蚀,其防锈原理是隔绝_____

②我国已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它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作为汽车的燃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 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 乙醇可通过粮食发酵的方法制得

C 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D 乙醇和汽油都是可再生能源

③用天然气作为机动车的燃料是目前国家大力提倡的,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7)今有①肥皂水 ②食盐水 ③杨梅汁 ④白糖水 ⑤蒸馏水五种液体,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其中pH7的是_____pH7的是_____(填序号)。要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可选择下列试剂中的_____(填序号)。

A 石蕊试液 B 酚酞试液 C PH试纸

【答案】元素 甲状腺肿大 食醋 BD 煮沸 吸附 氧气和水 BC CH4+2O2CO2+2H2O C

【解析】

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

1)加碘盐中的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人体中缺碘可能患有的疾病是甲状腺肿大。

2)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氢氧化镁,食醋中含有醋酸,醋酸显酸性,能和碳酸钙、氢氧化镁反应,从而把水垢除去。

3)面粉溶于水后形成的是悬浊液,食用油和水形成的混合物属于乳浊液,食盐、白糖易溶于水,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能和水形成溶液,故选BD

4)硬水是指含有较多钙镁离子的水,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受热易分解,可以使用加热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5)活性炭具有较强的吸附性,所以可吸附室内的有毒气体;

6)①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喷漆可以延缓汽车钢铁外壳的锈蚀,其防锈原理是隔绝氧气和水。

A、在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得到乙醇汽油,是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故A不正确;

B、乙醇可通过粮食发酵的方法制得,故B正确;

C、乙醇中不含有硫、氮等元素,燃烧不会生成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故C正确;

D、乙醇可以使用玉米、高粱等粮食发酵制得,属于可再生能源;汽油是用石油炼制得到的,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故D不正确。故选BC

③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7)①肥皂水显碱性,pH7;②食盐水、④白糖水、⑤蒸馏水均显中性,pH均等于7;③杨梅汁显酸性,pH7;酸碱指示剂酚酞、石蕊试液只能检验酸碱性而无法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测定溶液酸碱度要使用pH试纸,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分子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氨水易分解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

(进行试验)图Ⅰ是课本中某个探究实验,几分钟后该实验中可以看到的现象是

甲烧杯_____乙烧杯_____;其中烧杯乙的作用是_____;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或推导出一些结论:_____(答一条即可)。

(实验改进)老师对图Ⅰ所示的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Ⅱ所示),并进行了以下操作:

取一长条形滤纸,等距离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将滴加了无色酚酞试液的长条形滤纸放入一洁净的试管中,并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向脱脂棉上滴加几滴浓氨水。

(分析讨论)(1)按照改进后的实验,几分钟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2)实验过程中若发现滤纸条没有变红而棉花变红,其可能原因是_____

(拓展延伸)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认为,图Ⅰ、图Ⅱ所示装置虽能证明分子的性质,但不能证明影响分子性质的因素,于是又设计了如图Ⅲ所示的装置。

U型管的两个管口分别放入卷成筒状的棉纱布,并用橡皮塞塞紧。用注射器吸取2mL的酚酞溶液从橡皮塞慢慢注入棉纱布上,使其润湿,从另一管口插入吸取了2mL浓氨水的注射器。按此方法再组装好另一套装置,将其中一套装置的下端放入热水中,并同时向两支U型管中注入浓氨水。

1)按照图Ⅲ所示的装置进行操作,几分钟后看到的现象是_____,该现象说明了_____

2)图Ⅲ所示的实验方法相对于图Ⅰ所示的实验方法,具有哪些优点: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学校研究小组从废干电池筒内的物质(含有C、MnO2、ZnCl2、NH4Cl)进行回收MnO2实验,过程如下:

(1)操作①③依次为下图中的____________。(填字母)

(2)操作②后要进行洗涤,判断洗净的方法是:取最后6次洗涤液,加入________溶液,如果不生成白色沉淀,则说明已洗净。操作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检验获得的MnO2,可在试管中加入获得的MnO2和适量的过氧化氢溶液混合,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在试管口用________检验生成的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用石灰石和盐酸制取一瓶CO2,验满后,将澄清石灰水倒入集气瓶中,发现没有变浑浊。兴趣小组对这个异常现象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澄清石灰水为什么没有变浑浊?

(查阅资料)

(1)CO2过量时,CaCO3沉淀会转化为可溶于水的Ca(HCO3)2

(2)AgCl不溶于稀硝酸。

(提出猜想)Ⅰ.石灰水已完全变质 .___________ .CO2中混有HCl

(实验方案)兴趣小组用原药品继续制取CO2,并进行探究。制备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1)

取少量澄清石灰水于试管中,加入______溶液。

生白色沉淀。

猜想Ⅰ不成立。

(2)

将少量CO2气体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

___________

猜想Ⅱ不成立。

(3)

将气体通入盛有______溶液的试管中,再加稀硝酸。

___________

猜想Ⅲ成立。

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实验结论)制取的气体CO2中混入了HCl,所以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

(交流讨论)若要收集到纯净、干燥的CO2,需将混合气体依次通入饱和NaHCO3溶液和___________

(拓展思考)回忆课本中收集呼出气体的操作后,同学们尝试用排水法收集一瓶CO2,倒入澄清石灰水后,石灰水变浑浊。你认为该实验成功的原因是___________(写一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规范的实验操作是获得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如图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闻气体气味

B. 加热液体

C.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 CO2的性质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化学学习要让学生既能够“见微知著”,也能够“见著知微”。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如图为氯化钠形成的示意图。

根据所给信息,请回答:

1)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是_____,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是由原子的_____决定的。

3)化学反应前后,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4)构成氯化钠的离子是_____(填微粒符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图象能够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加热高锰酸钾固体,生成的二氧化锰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

B. CO还原氧化铜,固体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

C. 将等量颗粒大小相同的铁和锌分别加入到足量的等量相同浓度的稀盐酸中生成气体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

D. 将水通电一段时间,生成气体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常用下图装置制取气体,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编号①所指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

(2)组装气体发生装置后,应先___________,再添加药品;

(3)常温下,可用固体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反应制取硫化氢(H2S)气体,请根据以上装置图选 择,在实验室制取硫化氢(H2S)气体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填装置编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的值为22

B.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 W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D. W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