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1)用如图甲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b中收集到的气体是(填化学式).
(2)某同学自制如图乙所示简易净水器,图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
(3)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高铁酸钾受热分解时发生的反应为4K2FeO4 2R+4K2O+3O2↑,则R是(填化学式).
(4)请举一例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具体措施

【答案】
(1)O2
(2)吸附(或吸附杂质)
(3)Fe2O3
(4)淘米水浇花等
【解析】解:(1)用如图甲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根据氧气与氢气体积的多少,因此b中收集到的较少的气体是氧气;(2)活性炭有吸附作用、能吸附一些燃料、色素、异味等,该过程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3)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K2FeO4 2R+4K2O+3O2↑,反应前钾、铁、氧原子个数分别为8、4、16,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钾、铁、氧原子个数分别为8、0、10,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R分子中含有4个铁原子和6个氧原子,则每个R分子由2个铁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R的化学式为Fe2O3 . (4)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具体措施有很多,例如:淘米水浇花、洗衣水冲厕等. 所以答案是:(1)O2;(2)吸附(或吸附杂质);(3)淘米水浇花等.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电解水实验和水的净化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电解水的实验:A.装置―――水电解器B.电源种类---直流电C.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增强水的导电性D.化学反应:2H2O=== 2H2↑+ O2↑;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静置、吸附、过滤、蒸馏(均为物理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蒸馏;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才能正确解答此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海水一经降温,就会有大量食盐晶体析出

B. 加热蒸发硝酸钾溶液,开始时就会有大量硝酸钾晶体析出

C. 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在改变外界条件时,不能溶解硝酸钾

D. 将析出硝酸钾晶体后的溶液再冷却,仍然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下列是初中化学课堂演示实验或学生分组实验的部分实验图示,请根据实验图示说出实验目的、现象、结论、物质的性质和作用、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实验编号

实验①

实验②

实验③

实验④

实验图示

实验编号

实验⑤

实验⑥

实验⑦

实验⑧

实验图示


(1)实验①中,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所用的物质是(木炭、磷、铁丝).
(2)实验②中,预先在集气瓶里装有少量的水,其目的是
(3)实验③中,制取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收集气体用向上排空气法,说明制取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填“大”或“小”或“相同”);证明集气瓶里已收集满气体的实验操作方法是
(4)实验④中,将溶液进行过滤得操作时,玻璃棒在实验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
(5)实验⑤中,观察到烧杯A中溶液逐渐变成红色,该实验的结论是
(6)实验⑥中,根据水中白磷没有燃烧的原理,举出生活中一灭火的事例如
(7)实验⑦中,向烧杯里燃着阶梯蜡烛倾倒CO2气体,观察到的现象是
(8)实验⑧中,用于除去CO中少量的CO2 , 溶液里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以“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否发生反应”为课题进行了科学探究.如图1所示,小组同学向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稀硫酸.一会儿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硫酸,并对试管内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发生了反应进行探究.
(1)图1实验操作:A是取用氢氧化钠溶液的操作,B是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的示意图. ①请指出A中两处的错误:
②同学认为按照B图所示操作,可以令液体沿试管内壁流下避免迸溅,又可以避免因拿滴管的手抖动使得稀硫酸滴在持试管的手上.但实验室禁止按照B图所示操作,请你推测B图所示操作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
(2)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在白瓷板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滴在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溶液的pH

pH7
(填“>”、“=”或“<”)

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且稀硫酸过量了.


(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同学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不用上述方法,用其他试剂也可以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于是分成甲、乙两组继续试验. 甲组实验:探究CuSO4溶液是否可以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
【实验操作及现象】
如图2,向试管a中滴加足量稀硫酸时无明显现象,再滴加CuSO4溶液时没有出现蓝色沉淀.
【实验结论1】
通过以上实验操作及现象,你认为用CuSO4溶液(填“可以”或“不可以”)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
乙组实验:探究BaCl2溶液是否可以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
【实验操作及现象】
如图3,向试管b中滴加足量NaOH溶液时无明显现象,再滴加BaCl2溶液时出现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2】
通过以上实验操作及现象,你认为用BaCl2溶液(填“可以”或“不可以”)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鉴别空气、氮气和氧气三种气体,最简单的方法是

A.分别观察气体的颜色 B.分别测量气体的密度

C.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 D.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B.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序号

实验内容

x轴含义

y轴含义

坐标图

向一定量铁粉和铜粉中不断滴加硫酸铜溶液

硫酸铜溶液质量

单质铜的质量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稀盐酸质量

所得溶液中水的质量

一定温度下,向某不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

加入氯化钠质量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加热时间

剩余固体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固体(不含结晶水),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不考虑水分蒸发),甲、乙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1中乙溶液一定不饱和
B.图2中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
C.图3中N表示甲的溶解度曲线
D.图2中两溶液降温至30℃一定都不会析出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种元素①钙;②铁;③钾;④碘;⑤锌;⑥硒;⑦磷,其中属于常量元素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