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
(1)我国首架大型客机C919中使用了大量的铝镁合金,铝制品在空气中不易被腐蚀,具有“自我保护”能力,其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铝、铜、银是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三种金属。同学甲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来验证它们的金属活动性强弱:① 铝、硝酸银溶液;②铜、硫酸铝溶液;③铜、硝酸银溶液。同学乙认为这一方案中实验 ______(填“①”、“②”、“③”)可以不做,也能验证三个金属的活动性强弱。请写出实验③中的实验现象______。
(3)中国南海海底有大量的可燃冰(CH4·nH2O)。
① 可燃冰中,水分子形成一种空间笼状结构,甲烷和少量N2、CO2等分子填入笼内空隙中,无固定的化学计量关系,因此可燃冰属于______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②甲烷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 | 甲烷 | 氧气 | 水 | 二氧化碳 | 一氧化碳 |
反应前质量/g | 3.2 | 11.2 | 0 | 0 | 0 |
反应后质量/g | 0 | 0 | 7.2 | 4.4 | 未测 |
根据表格中数据,请完成甲烷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
(4)某工厂利用废硫酸与废铁屑反应制取硫酸亚铁。现制得FeSO4 1.52 t,需要铁的质量至少是多少?(在答题卡上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
【答案】4Al+3O2=2A12O3 ① 溶液由无色变蓝色,在铜的表面有银白色固体物质产生 混合物 4CH4 + 7O2 2 CO2 +2 CO + 8H2O 0.56t
【解析】
(1)铝制品在空气中不易被腐蚀是因为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隔绝了氧气,对内层的铝起保护作用,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4Al+3O2=2A12O3。
(2)实验中,实验②中铜与硫酸铝溶液不反应,说明铝的活动性强于铜;实验③中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置换出银,说明铜的活动性强于银,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为Al>Cu>Ag,所以实验①可以不做,故填①;
实验③是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由无色变蓝色,在铜的表面有银白色固体物质产生,故填溶液由无色变蓝色,在铜的表面有银白色固体物质产生。
(3)①甲烷和少量N2、CO2等分子无固定的化学计量关系,说明可燃冰的组成不固定,则可燃冰为混合物,故填混合物;
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一氧化碳的质量为3.2g+11.2g7.2g4.4g=2.8g,反应中甲烷、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
:
:
:
=4:7:2:2:8,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4CH4 + 7O2
2 CO2 +2 CO + 8H2O。
(4)解:设需要铁的质量为x
Fe+H2SO4=FeSO4+H2↑
56 152
x 1.52t
56:152=x:1.52t
x=0.56t
答:需要铁的质量为0.56t。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请从18-A或18-B两题中任选1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18-A计分。
18-A | 18-B |
(1)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用C装置收集CO2,检验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 |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因为O2不易溶于水,可以用______(填序号)装置收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小组为测定某氯酸钾样品中氯酸钾的含量,称取2.00g该样品,加热,收集产生的氧气。在该条件下测得氧气的体积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
①2KClO32KCl+3O2↑;
②该条件下氧气的密度为1.40g·L-1;
③样品中的杂质不参与化学反应。
计算:
(1)完全反应后产生的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g。
(2)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铁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金属。请回答下列问题。
(1)身体一旦缺铁可能患有的疾病是__________。
(2)工业炼铁的主要设备是_________。工业上选用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为原料炼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
(3)不锈钢是铁、铬(Cr) ,镍(Ni)的合金,常用来制造医疗器械、餐具等。通过实验得知,铬和镍两种金属都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分别得到硫酸铬(CrSO4)和硫酸镍(NiSO4)溶液。请写出铬(Cr)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4)铁生锈的主要过程为
Ⅰ.写出转化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Ⅱ.转化③生成,则x≤______________(x为整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是生命之源,是自然界中重要的物质。
(1)如图是某矿泉水的标签中的一部分。
①请写出标签中符合下列要求的微粒的化学符号:
镁离子________ 硫酸根离子 _______
②该天然矿泉水产地儿童智力发育较好可能与矿泉水中的_____元素有关,它属于人体必需的____元素(填“微量”或“常量”)。
③该矿泉水为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自来水的生产过程如下左图:
①生活中将硬水进行软化的方法是_____。
②“投药消毒”这一步是______ 变化(填“物理”“化学”)。
③自制净化器(见右图)中用到活性炭,主要是利用其_______性,石英沙和小卵石的作用是________。
(3)电解水的图示如下:
电解水通常用直流电,图中正极是____ 端(填“A”、“B”), 甲管中气体具有__ (填“可燃性”“助燃性”);在90g水中加入4g氢氧化钠(NaOH)的作用是_______,电解前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g,电解后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能够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下列中的 ________ (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拉瓦锡曾经做了这样一个实验:让水蒸气通过一根烧红的枪管,生成了一种气体。同学们对这个实验很感兴趣,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在硬质玻璃管中放入还原铁粉和石棉绒的混合物,加热,并通入水蒸气,就可以完成高温下“Fe与水蒸气的反应实验”(石棉绒是耐高温材料,不与水和铁反应)。
(1)反应一段时间后,有肥皂泡吹起时,用点燃的火柴靠近肥皂泡,当听到有爆鸣声时,说明“铁与水蒸气”能够进行反应,生成_____(写化学式)。
(2)实验中石棉绒的作用是_______。
(3)探究玻璃管中剩余固体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1.常见铁的氧化物的性质
常见铁的氧化物 | FeO | Fe2O3 | Fe3O4 |
颜色、状态 | 黑色粉末 | 红棕色粉末 | 黑色晶体 |
能否被磁铁吸引 | 否 | 否 | 能 |
与稀硫酸反应 | 生成FeSO4 | 生成Fe2(SO4)3 | 生成FeSO4 、Fe2(SO4)3 |
2.铁可与硫酸铁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
(初步验证)玻璃管中剩余固体为黑色,能全部被磁铁吸引。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剩余固体是Fe与Fe3O4;猜想二:剩余固体是_______。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将玻璃管中的剩余固体取出,放入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 | 有气泡产生 | ______ |
(反思与交流)往剩余固体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后,若无气体产生,你_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剩余固体成分,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NaCl、KNO3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0℃时溶解度较大的物质是NaCl
B. 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
C. 50℃时,饱和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饱和K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D. 除去KNO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NaCl的方法为:加适量水溶解,加热得到热饱和溶液,冷却结晶析出的是氯化钠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是生命之源,且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用途广泛。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水是由_____构成的,标出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_____。
(2)自来水厂净化水时,为了除去其中的色素和异味物质,通常向水中加入_____(填写物质名称)。
(3)用试管取适量的自来水,加入并振荡,若_____,则为硬水。
(4)碘与锌在常温下反应速度很慢,若滴入几滴水可使该反应剧烈,水在此处的作用可能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四种物质是初中已学过的主要物质,B、C是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化合物;A是固体单质;在一定条件下,A燃烧可生成B或C;D是实验室制取C的原料。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经略去)。由此可得出:
(1)若D是固体药品,则它是_______;(填写名称)
(2)写出C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