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2℃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变为不饱和溶液
B.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有15g甲
C.t2℃时,甲、乙两物质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物质的命名不正确的是( )
A.Na2O-----氧化钠 B.Mg(OH)2------氢氧化镁
C.Na2CO3-----碳酸钠 D.FeCl2------氯化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了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C+2CuOCu+CO2↑
B.CO+CuOCu+CO2
C.2Al+3H2SO4═Al2(SO4)3+3H2↑
D.C+H2C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所列各项中,与元素的化学性质的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B. 元素的核电荷数
C.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D.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中A、B、C、D是4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x= ;D粒子的化学式是 。
(2)A、B两种粒子表示的元素的原子可以结合成化合物B2A,该化合物(B2A)的化学式为 (填用元素符合表示的化学式)。
(3)以上4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 表示的是金属元素的粒子(填字母代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而原子不能
C.分子比原子运动得慢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要探究碳酸亚铁和氧气充分反应后的固体成分,请你参与华雪同学的探究:
【查阅资料】
①碳酸亚铁(FeCO3)具有还原性,在空气中灼烧生成的氧化物和CO2气体。
②FeO是一种黑色粉末,它不稳定,在空气中加热,就迅速被氧化成四氧化三铁,四氧化三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氯化铁和水。
③FeCl2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FeCl3不能;FeCl3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FeCl2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出现红色。
【猜想与假设】
猜想1:固体成分是氧化铁。
猜想2:固体成分是四氧化三铁。
猜想3: 。
【活动与探究】
连接仪器、装好药品如图所示(加热和固定装置已省略),打开止水夹K,通入氧气,加热玻璃管X。当Y瓶中产生的沉淀不再增加时,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氧气至玻璃管冷却。
取玻璃管里的少量固体于试管中,滴加盐酸,微热,固体完全溶解。将所得溶液分成甲、乙两份进行实验:
实验编号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a | 向甲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 | 溶液变红色 |
b | 向乙溶液中滴加高锰酸钾溶液 | 高锰酸钾溶液的紫红色不消失 |
【结论与反思】
(1)由上述实验现象可知,FeCO3在氧气中高温灼烧得到的固体产物是 ,因此,猜想 (填“1”或“2”或“3”)是正确的。
(2)FeCO3在氧气中高温灼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上述实验 (填“a”或“b”)是多余的,因为 。
【总结与提升】
(1)若实验结束时观察到Y瓶中仍然是澄清的,可能的原因是澄清石灰水的量不足,导致生成的碳酸钙转变成了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碳酸氢钙的化学式为 。
(2)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华雪同学经过反思,觉得该实验设计还存在问题,因为如果在实验b中观察到 ,就不能确定哪个猜想是正确的。所以华雪同学又对该实验进行了定量探究:取11.6g纯净的碳酸亚铁固体,在空气中高温灼烧至恒重,称得固体质量净减3.6g。通过计算即可确定:FeCO3和氧气充分反应后的固体成分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四种物质①KClO3②Cl2③HCl④HClO,氯元素的化合价按由低到高顺序排列的是
A.①②④③ B.②③④① C.③②①④ D.③②④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工业上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和氧化铁的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探究,请按要求填空:
(1)写出CO还原Fe2O3的化学方程式 ;
(2)实验中盛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3)右边导气管口放置点燃的酒精灯的目的是 ;
(4)实验开始时要先通入CO,把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后再加热,以防发生爆炸.检验装置中的空气已排尽的方法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