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下列离子,在pH=1的溶液中都能大量共存的是(  )
A.Cl-、K+、Ba2+、NO${\;}_{3}^{-}$B.CO${\;}_{3}^{2-}$、Na+、SO${\;}_{4}^{2-}$、K+
C.K+、NO${\;}_{3}^{-}$、SO${\;}_{4}^{2-}$、Ba2+D.SO${\;}_{4}^{2-}$、Cu2+、Na+、OH-

分析 pH为1的水溶液显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离子间若能互相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则离子不能共存,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pH为1的水溶液显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
A、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正确.
B、CO32-、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C、Ba2+、SO4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不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D、H+、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不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的问题,判断各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还要注意是在酸性溶液中共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香蕉等水果具有芳香气味,是因为其中含有乙酸乙酯(C4H8O2)等物质.下列关于乙酸乙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乙酸乙酯属于有机化合物
B.乙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8
C.乙酸乙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6%
D.每个乙酸乙酯分子是由4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将一定量的乙醇(C2H5OH)和氧气置于一个完全封闭的容器中引燃,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蒸气和一种未知物X.测得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物质乙醇氧气二氧化碳X
反应前质量g4.68000
反应后质量g004.45.4m
A.表中m的值为2.8B.X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物质X中含有氧元素D.物质X中含有碳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在高温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的原子.

(1)根据物质变化的微观图示,可知化学反应前后肯定发生变化的是③(填序号).
①元素的种类   ②原子的质量   ③分子的种类   ④原子的数目
(2)图示四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ABC(填图中字母).
(3)一个A分子由5个原子构成.  
(4)物质D的化学式为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①t1℃时,甲的溶解度>乙的溶解度.(填“>”、“<”或“=”)
②t1℃时,将30g乙固体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是饱和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③若甲固体中含有少量乙,则提纯甲的方法是降温结晶.
④要将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增加溶质.(写一种)
⑤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3.3%.(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已知Na2CO3的水溶液呈碱性,在一烧杯中盛有22.3gNa2CO3和NaCl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当滴加了73g稀盐酸时,放出气体4.4gg.
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是(写化学式)HCl.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烧杯中溶液的PH<7(填“>”“<”或者“=”).
(2)当滴加稀盐酸至A点时,烧杯中为不饱和溶液(常温),试计算其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测定某溶液pH的方法是: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科学探究是奇妙的过程,请你一起参与实验探究,并填写下列空白:
(1)【提出问题】:小松同学用“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清洗伤口时,不小心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到水泥地板上,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小松联想到自己曾经用二氧化锰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他想,水泥块能否也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呢?于是他到附近建筑工地取回一些小水泥块,并用蒸馏水浸泡、冲洗、干燥,并进行以下探究.
(2)【猜想】水泥块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3)【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实验一木条不复燃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不分解
实验二在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水泥块,然后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试管中
木条复燃

加入水泥块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4)【结论】水泥块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故水泥块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5)【讨论与反思】小芳认为:仅凭上述两个实验还不能证明水泥块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她觉得需要增加一个探究实验:探究 ③水泥块在反应前后质量是否改变.
【实验步骤】①准确称量水泥块的质量;②完成实验二;③待反应结束,将实验二试管里的物质进行过滤、洗涤、干燥、称量;④对比反应前后水泥块的质量.
【分析】如果水泥块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则说明水泥块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6)但小华认为,要证明小松的猜想,小芳的补充实验还不够,还需要在补充一个探究实验:探究 ④水泥块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是否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对各种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酒精能燃烧B.水在4℃时密度为1克/厘米3
C.镁能燃烧D.铁能在潮湿空气中生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