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探究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CO2并探究CO2与过氧化钠(Na2O2)的反应.
查阅资料得知: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能与CO2,H2O发生反应:Na2O2+2CO2═2Na2CO3+O2,2Na2O2+H2O═4NaOH+O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装置A制取CO2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的作用是吸收CO2中混有的HCl,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E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填化学式),该气体还可以用下列图2装置中的______进行收集(填写字母序号).
(5)为探究反应后装置C硬质玻璃管中固体的成分,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图3实验:
根据固体加水溶解无气泡,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加入足量氯化钙目的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判断,反应后装置C硬质玻璃管中固体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①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中,探究学习小组又进行了如下实验:
药品编号 | 甲 | 乙 | 丙 | 丁 |
大理石 | m g,块状 | m g,块状 | m g,粉末状 | m g,粉末状 |
盐酸(过量) | w g,稀盐酸 | w g,浓盐酸 | w g,稀盐酸 | w g,浓盐酸 |
I.若要研究盐酸浓度大小对反应的影响,可选择实验甲与______对照(选填实验编号)。
II..除盐酸的浓度外,上述实验研究的另一个影响反应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III.研究发现酸的浓度越大,产生气体的速度越快,与甲比较,对丁分析正确的是______(选填编号)
A、反应更为剧烈 B、最终剩余溶液的质量更小
C、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更大 D、粉末状大理石利用率更高
②下表中的两个实验,尽管在原料状态、发生装置等方面存在差异,却都能控制气体较平稳地产生。请从实验目的、原理、原料、装置、操作等方面思考后,具体阐述每个实验中气体较平稳产生的最主要的一个原因。
目的 | 原料 | 发生装置 | 气体较平稳产生的 最主要的一个原因 |
制取二氧化碳 | 块状大理石稀盐酸 | A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制取氧气 | 粉末状二氧化碳3%的过氧化氢溶液 | F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CaCO3+2HCl=CaCl2+H2O+CO2↑ 便于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NaHCO3+HCl=NaCl+H2O+CO2↑ 除去二氧化碳气体 O2 ad 固体成分中无过氧化钠 检验碳酸钠存在并将碳酸钠全部转化为沉淀 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乙 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或固体反应物颗粒大小 AB 反应物接触面积较小 通过分液漏斗控制液体滴加速度
【解析】(1)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装置A可以通过压强的作用是固体和液体分离,所以利用装置A制取CO2的优点是:便于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2)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3)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所以装置D的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碳气体;(4)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水反应会生成氧气,氢氧化钠可以将二氧化碳除去,所以装置E中收集到的气体是O2,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密度比水小,所以还可以用下列图2装置中的a、d进行收集;
(5)过氧化钠和水会生成氧气,碳酸钠和氯化钙会生成碳酸钙沉淀,碳酸钙和盐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固体加水没有气泡,所以不含过氧化钠,加入氯化钙会生成白色沉淀,白色沉淀加盐酸,会生成气体,所以含有碳酸钠,因此要加入氯化钙检验碳酸钠存在并将碳酸钠全部转化为沉淀;反应后滤液的pH值是12,所以含有氢氧化钠,所以反应后装置C硬质玻璃管中固体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①搭建B装置时,酒精灯应在固定仪器a之前放置;(6)①I、若要研究盐酸浓度大小对反应的影响,可选择实验甲与乙对照,这是因为乙中大理石的规格完全一致;II、除盐酸的浓度外,上述实验研究的另一个影响反应的因素是反应物的接触面积;III、A、反应物接触面积更大,反应物浓度更大,因此反应更为剧烈;B、由于浓盐酸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因此最终剩余溶液的质量更小;C、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相等;D、大理石利用率相同;故填:AB。②发生装置气体较平稳产生的最主要的一个原因: 制取二氧化碳:块状大理石和稀盐酸A反应物接触面积较小;制取氧气:粉末状二氧化锰和3%的过氧化氢溶液C分液漏斗能够控制过氧化氢溶液的流量。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硫酸和硫酸铜两种污染物,为测定该废水中各污染物的含量,给冶铜厂提供处理废水的参考,环保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取废水500g,向其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测得沉淀质量与所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根据图中所得数据计算:
(1)反应生成的Cu(OH)2的质量为________g;
(2)该废水中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请写出计算过程)
(3)废水中所含硫酸的质量为________g;当加入120g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可以一次鉴别出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正确方法是 ( )
A. 分别加入适量的石灰水 B. 用带火星木条分别伸入瓶中
C. 用燃着木条分别伸入瓶中 D. 闻气体的气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任何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三种粒子构成。
B. 原子的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
C.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D. 原子对外不显电性是因为原子中不存在带点粒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 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 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
D. 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化学变化和化学反应是同一个概念
B.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C. 化学变化的特征就是一定会有沉淀生成
D. 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反映了物质的性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班同学用右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胶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集气瓶内水面变化情况。实验完毕,甲同学的集气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乙同学的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_______(填编号)。
①甲同学可能使用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
②甲同学可能实验前未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置漏气
③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
兴趣小组同学又用下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他们把红磷换成镁条在集气瓶中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发现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70%,他们的实验操作规范无误。请和他们一起分析:
①该实验中,在集气瓶底部铺一层细沙的目的是_________。
②如果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_______%,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减少的气体中一定还有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右图表示发生某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
(1)反应前容器中有 种单质分子;
(2)参加反应的各反应物分子个数比为 ;
(3)由“”构成的物质 (填“一定”、“不一定”或“一定不”)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4)反应前后没有变化的粒子有 (填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军同学想要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能加快氯酸钾分解”.他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1)请你帮小军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总结 | |
实验一 | 取少量氯酸钾于试管中,加热至熔融,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 木条接近试管底部,发亮复燃 | 加热氯酸钾产生氧气,但是反应所需温度_______ | 二氧化锰能加快氯酸钾分解 |
实验二 | 取少量二氧化锰于试管中,加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 没有明显现象 | _________ | |
实验三 | ______加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 __________ | 二氧化锰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 |
(2)在小军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___
(3)小英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发现在氯酸钾中加入少量的高锰酸钾也能加快其分解,你认为原因是____
(4)要证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还需要验证的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____和____不发生改变
请设计实验验证氧化铜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写出实验操作及预期的实验现象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