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某石灰石样品的成分是CaCO3和SiO2(已知SiO2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课外小组为了测定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将12.0g石灰石样品放入烧杯中,再取100g稀盐酸分4次加入烧杯中,每次均充分反应。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次 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加入稀盐酸质量/g

25

25

25

25

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g

m

58.4

82.6

107.6

求:

(1)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是________克。

(2)m的值是__________。

(3)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1)4.4;(2)35.2;(3)83.3%

【解析】解:(1)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为:12.0g+25g×3-82.6g=4.4g;

答: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是4.4g.

(2)第1次和第2次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相等,都是1.8g,

1次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12.0g+25g-1.8g=35.2g;

答:m的值是35.2;

(3)解:设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4.4g

x=10g,

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00%≈83.3%

答: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3.3%。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3.0g某物质完全燃烧后生成4.4g CO2 和1.8g H2O。则下列对该物质的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A.该物质只含碳、氢元素

B.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该物质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D.该物质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发明史。下列发明创造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造纸 B.湿法炼铜 C.用青铜制作马踏飞燕 D.铁矿石炼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写出下列变化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1)酒精燃烧:__________

(2)不能用铁桶配制波尔多液:__________

(3)氢氧化钠溶液变质: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羊毛衫 B.汽车轮胎 C.陶瓷碗 D.钢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多角度看物质,有助于加深对物质的认识。CuSO4是一种常见的盐,请回答:

1CuSO4溶液显酸性,其pH 7(填“<”“>”“=”)。

2CuSO4可以看成是中和反应的产物,其对应的酸为 (填化学式,下同)、碱为

3CuSO4作为反应物,写出一个符号A+B→C+D的化学方程式:

4CuSO4作为催化剂,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其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化学家侯德榜的“联合制碱法”工艺简洁效率高。其主要反应如下:

①NH3+H2O+CO2NH4HCO3

②NaCl(饱和)+NH4HCO3NH4Cl+NaHCO3

③2NaHCO3Na2CO3+H2O+CO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②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B. ③反应过程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C. ③反应后的H2O和CO2可以被循环使用

D. 反应结束后,只得到一种产生物Na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金属材料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

(1)下列用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铂金饰品 B.铁锅 C.铝导线

(2)为了验证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列四种方案,其中可行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①将镁、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铜溶液中 ②将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镁、硫酸铜溶液中

③将铜、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镁溶液中 ④将铜分别浸入到硫酸镁、硝酸银溶液中

(3)向锌粉和氧化铜粉末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渣和滤液。滤液无色。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某钢铁厂每天需消耗4900t含Fe2O380%的赤铁矿石,该厂理论上可日产含杂质2%的生铁的质量是__________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华在饮用碳酸饮料时。发现有大量气泡溢出。他联系学过的知识从不同角度加以解释。从物理变化的角度解释为 。从化学变化的角度解释为 (化学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