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工业上从海水中提取出含MgCl2、KCl两种物质的混合物,为了测定其中KCl的质量分数,现进行如下测定:取混合样品10.0g,向其中加入100g水,完全溶解后,分5次滴加KOH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K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下表所示。
次数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第5次 |
滴加KOH溶液的质量/g | 10 | 10 | 10 | 10 | 10 |
产生沉淀的质量/g | 0.725 | 1.450 | 2.175 | 2.900 | 2.900 |
(1)通过表格可知,第 次滴加KOH溶液刚好完全反应。
(2)求反应后最终得到的混合溶液中KCl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01%)
(3)请在坐标图中画出沉淀质量和加入KOH溶液质量的关系图。
(4)若用一定浓度的AgNO3溶液代替KOH,通过消耗硝酸银溶液质量来测定KCl的质量分数,测定值将会 (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答案】
【1】
【2】 (1)4;(2)8.08%;(3);(4)偏大
【解析】
(1)由表中的数据可知,每加入10g的氢氧化钾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是0.725g,第四次加入时生成了沉淀是2.900g,再加入氢氧化钾不再生成沉淀,说明了第4次滴加KOH溶液刚好完全反应;
(2)设氯化镁的质量为x,生成的氯化钾的质量为y
解得:x=4.750g y=7.45g
反应后最终得到的混合溶液中KCl的质量分数:≈8.08%
答:反应后最终得到的混合溶液中KCl的质量分数为8.08%。
(3)由上述计算可知,加入40g的氢氧化钾溶液时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为2.900g,作出图示如下:
(4)由于氯化镁、氯化钾都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由消耗硝酸银溶液质量来测定KCl的质量分数,测定值将会偏大。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选项与如图所示曲线相符的是
选项 | 横坐标 | 纵坐标 |
A | 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锌粉的质量 | 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 |
B | 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受热 | 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 |
C | 向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 | 生成沉淀的质量 |
D | 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的质量 | 溶液中总溶质的质量分数 |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溴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一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l)溴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图二哪种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_______(填元素符号)。
(2)溴元素与图二中A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
(3)若图二中C表示离子,则离子符号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天平(灵敏度极高)两边的烧杯中分别盛有同质量、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天平平衡,再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镁和铁,充分反应后,若天平平衡,则反应物中一定有剩余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一定没有剩余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若天平失去平衡,则一定没有剩余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学习了化学知识后,就要从化学视角看物质世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化学符号或化学式填空:2个氢原子_____;3个水分子_____。
(2)下列日常生活经常接触的物质中,主要成分不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选填序号)。
①自来水 ②铁锈 ③空气 ④食盐
(3)目前市场上流行的竹炭是将毛竹高温炭化而成的疏松多孔、表面积极大的固体物质。竹炭放置在汽车、房间、衣橱内,可以去除潮气、异味等,据此请你描述竹炭具有的一种性质:_____。
(4)氨气在纯氧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4NH3+3O22N2+6H2O.请把如图中第三个方框补充完整。___
(5)阿司匹林是一种常见的药物,能缓解轻度或中度疼痛,亦用于感冒、流感等发热疾病的退热等。阿司匹林的化学式是C3H8O4,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每个阿司匹林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是_____。
②阿司匹林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
③已知阿司匹林的水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则说明阿司匹林的水溶液呈_____(选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铁是生产、生活中应用很广泛的一种金属,下列是与铁的性质有关的部分实验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细铁丝燃烧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2)B中铁钉最易生锈的部位是_____(填“a”、“b”或“c”)。
(3)C中刚开始无气泡产生,溶液颜色逐渐由无色变为黄色,此时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4)D中反应一段时间后,试管内固体质量比反应前增大,据此推断,试管内溶液质量与反应前相比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以下实验探究。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稀盐酸加入到盛氢氧化钙溶液的小烧杯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CaC12 滚液显中性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针对疑问,甲组同学猜想如下:
猜想I:只有CaC12 猜想II:有__________
猜想III:有CaC12和Ca(OH)2 猜想IV:有CaCl2、HCl和Ca(OH)2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猜想IV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小组进行了下列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 | 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 通入CO2 | 滴加Na2CO3溶液 |
实验操作 | |||
实验现象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 | 产生白色沉淀 |
实验结论 | 溶液中含有Ca(OH)2 | 溶液中含有Ca(OH)2 | 溶液中含有Ca(OH)2 |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III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1)丙组同学认为滴加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并不能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Ca(OH)2,请你帮助他们说明原因____________。
(2)在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示回答:
(1)t3℃时,将60gB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g。
(2)图中P点所表示的B物质在t1℃时的溶液为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欲将t2℃时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任写一种)。
(3)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3℃(忽略水的蒸发),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碳酸氢铵,B有刺激性气味,C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起点为反应物,终点为生成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E一定是O2
B.C一定是CO2
C.C与石灰水反应可实现C→D的转化
D.E→C、E→D均能通过化合反应实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