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4分)请回答下列有关走近低碳的问题:

1)以下属于不可回收垃圾的是________(填序号):

废作业本 矿泉水瓶 霉变面包 破旧铁桶

2)下列符合低碳理念的最清洁燃料是________

汽油 天然气 氢气

3)某组合转化技术是将CO2H2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转化为化工原料乙烯(C2H4),请把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

【答案】 H2 4H2O

【解析】

:(1废作业本是纤维素,能够回收处理后还可以作为制纸的原料;矿泉水瓶成分是塑料,可以回收再利用.霉变面包没有回收价值,但要集中处理.废旧铁桶属于金属,通过处理还可以制取金属,节约了大量的原料.

故选

2煤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硫气体引起酸雨,汽油的大量使用,增加了汽车尾气的排放,大量的CO、氮氧化合物污染大气,甚至会造成光化学烟雾.天燃气比较清洁,但也会加重温室效应.氢气燃烧产物只有水,对环境没有影响.

故选

3)首先根据题意反应物为H2,根据氢元素和氧元素质量守恒可知生成物为H2O,化学计量数为4故填:H2 4H2O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将下列短文中加点的文字转化为恰当的化学符号,填在旁边的横线上:

刚玉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铝___________,而不是二氧化硅(二氧化硅中硅元素显+4___________),刚玉的硬度仅次于金刚石___________,一些刚玉由于混有少量的铜离子___________等杂质而显蓝色,俗称蓝宝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肥KNO3样品在运输存放过程中可能混进了NH4Cl、(NH42SO4K2CO3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现按如图所示进行检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进行).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气体A

2)实验步骤的现象可以说明混进的物质是

3)实验证明,溶液E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写化学式)

4)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实验步骤的现象 (填”“不能之一)证明(NH42SO4一定混进了化肥中.请说明判断的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科学方法认识物质

掌握了物质的组成、性质才能合理地应用物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的基本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实验法等.

(1)用观察法认识空气

观察法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地用感官(眼、鼻、耳、手)考察研究对象的方法.

用观察法研究空气的性质,请你写出一种观察方法,该方法得出的空气的一条性质:观察方法是________,得出的性质是________

(2)用实验法认识空气的组成及其成分的性质

实验法是指通过实验来验证对物质性质的预测或探究物质的组成、未知性质的方法.

①用实验法认识空气的组成

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请据图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已知图中玻璃管的容积为50mL,实验前注射器活塞对应的示数是100mL:实验后当气球恢复实验前状态时,注射器活塞对应的示数是70mL,则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___

②用实验法认识二氧化碳的性质

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三组实验来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在实验一中,将一瓶二氧化碳沿烧杯内壁慢慢倒入小烧杯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由此可以得出二氧化碳的两条性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中,向集满CO2的试管内倒入约占试管容积三分之一的澄清石灰水,旋紧胶塞,持续振荡一定时间,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充分振荡后,试管内压强(“>”“=”“<”)________试管外大气压强;

实验三中,先分别向两支盛有蒸馏水的试管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如实验(),然后向其中一支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如实验().在实验()中溶液变________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9)某同学设计的工业制备氢氧化钠的流程如下图。

资料:

2NaCl+2H2O2NaOH+H2↑+Cl2,两电极,一端得到NaOHH2,另一端得到Cl2

(1)晾晒海水得到粗盐的原理是_______

(2)实验室蒸发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带铁圈)、坩埚钳石棉网、酒精灯、玻璃棒和________

(3)工业生产中应选择途径______ (“”),理由是______

(4)Cl2可用于生产84消毒液(有效成分NaClO),反应原理为:Cl2+2NaOH=NaCl+NaClO+H2O,反应前后氯元素的化合价有___种。

(5)1实验测定水的组成,不能加入NaCl增强水的导电性的理由是____。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6)2实验获得84消毒液,直流电源正极应与___(ab)连接,才能使NaClO的含量更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

1个氧分子_____________,两个氢原子__________,显+3价的铝元素__________1个镁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在一个铁制的坩埚里放入松节油,加热把它点燃,待燃烧正常以后,如图所示,将坩埚半浸入水槽的水里。

你将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使松节油熄灭的方法还有很多,请你再写出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回答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相关问题。

(1)写出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进行实验时,在装药品之前应该_____。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实验完毕后应先_____。再熄灭酒精灯,防止_____

(2)如图1所示,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填编号,下同),以下气体收集装置不能采用的是_____;试管口塞棉花目的是_____,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是为了_____

(3)为测定高锰酸钾分解生成氧气的体积,应选用图2中装置_____(填编号);

(4)小兩利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若达到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目的,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 (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最好用_____,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则气体应该从_____端进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已知氮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实验操作为:

①从b端通入氮气

②从a端通入二氧化碳

③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

④把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放入广口瓶中

⑤从a端通入氮气

⑥从b端通入二氧化碳

其中实验操作顺序最合理的是

A.④⑥⑤③⑥ B.④②①③② C.④⑥⑤③② D.④②⑤③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