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综合化学计算,在烧杯中加入2.14g久置的铝箔(只含两种物质),再滴加稀硫酸,放出气体的质量与所加稀硫酸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产生氢气的质量是_____g,刚开始滴加稀硫酸没有氢气放出的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与生成氢气有关的稀硫酸溶液的质量为_____(只写计算结果)。

3)所滴加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请写出计算过程)

4)铝箔中铝元素的质量为_____

【答案】0.2g 98g 设生成0.2g H2需要H2SO4的质量为x,需要铝的质量为y,则有:

解得x=9.8gy=1.8g

所滴加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所滴加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1.98g

【解析】

1)由题意,久置的铝箔表面有致密的氧化铝膜,加入稀硫酸此氧化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水,不生产氢气,氧化铝反应完之后,铝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根据图示关系可知,产生氢气的质量为0.2g;氧化铝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由坐标图可知与生成氢气有关的稀硫酸溶液的质量为

3)设生成0.2g H2需要H2SO4的质量为x,需要铝的质量为y,则有:

解得x=9.8gy=1.8g

所滴加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所滴加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4)根据第三步中的计算,铝箔中Al2O3的质量为 ,则氧化铝中铝元素的质量为,故铝箔中铝元素的质量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在分别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放入KNO3充分溶解,则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t1

t2

KNO3的溶解度(g/100g水)

60

90

A. 甲、乙混合后为t1℃的不饱和溶液

B. 乙升温至t2℃,溶液质量增加

C. 乙、丙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D. 丙降温至t1℃,有晶体析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氧气、二氧化碳、铁、稀硫酸、氢氧化钠、硫酸铜六种物质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之间能反应, “→”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其中EF通常情况下都是气体,③④发生置换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

(2)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3)若⑤发生中和反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右图关系中属于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5)其他物质不变,C换为下列物质中的___________(填序号)时,也有图中的关系。

①氧化铜 ②盐酸 ③氢氧化钙 ④硫酸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Q点表示t1℃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_____

2)将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

3t2℃时,将甲、乙、丙各15g物质放入三个烧杯中,各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后降温到t1℃时,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丙可能是单质

B.在该反应中丁一定为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甲和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一定质量的铁和氧化铜的混合物粉末放入足量量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产生气体0.4g,井得到残留固体6.4g。则原混合物粉末的质量是( )

A. 8.0g B. 11.2g C. 16.0g D. 24.8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取一定质量的黄铜样品放入烧杯中,缓慢滴加足量盐酸溶液,合金与盐酸溶液反应的情况和实验数据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反应前

反应后

实验数据

盐酸溶液的质量

烧杯和黄铜样品的质量

烧杯和剩余物的质量

50.0g

63.0g

112.9g

A.生成氢气的质量M0.1g

B.反应后所得溶液的pH小于7

C.所用盐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

D.黄铜样品的质量为13.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再探究。

(实验过程)

1)如图甲所示,三颈瓶内集满CO2气体,将两支注射器(两种溶液的密度都约为1.0gmL)和相对压强传感器分别通过橡皮塞固定到三颈瓶上,打开相对压强传感器并和数据采集器和电脑连接。

2)用夹子固定注射器2的活塞,防止注射器内盐酸被吸入颈瓶内。将注射器内的氢氧化钠溶液全部注入三颈瓶中,充分振荡装置,直至压强不再改变为止。

3)取下子,将注射器2中酸全部压进三颈瓶中,充分振荡,直至压强不再改变。

4)将两个注射器的活塞都拉回原位,并用夹子固定。实验中测得相对压强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

(实验分析)

1)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曲线ef段压强变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由线cdef段分别从______________角度和新物质生成角変证明了氢氧化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4)曲线在i点之后的相对压强小于0且保持稳定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

a 少量CO2溶于水 b 稀盐酸量不足 c 装置漏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向碳酸氢镁[MgHCO3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NaOH溶液,出现白色沉淀。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该白色沉淀作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IMgOH2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MgCO3是一种微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Ⅱ.MgOH2MgCO3受热均易分解,分别生成对应的两种氧化物。

Ⅲ.无水硫酸铜是一种白色固体,遇水变蓝。

(作出猜想)猜想一:只有MgOH2;猜想二:只有MgCO3:;猜想三:_____

(实验1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1

取适量白色固体,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猜想_____不成立

步骤2

另取适量白色固体,充分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盛有无水硫酸铜的U形管

_____

猜想二不成立

小张查阅资料得知上述固体是碱式碳酸镁[XMgCO3yMgOH23H2O],它不溶于水,受热易分解。

(实验2

为进一步确定白色固体的组成,小张取一定量白色固体,按下图装置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并测定各生成物的质量。

1)反应结東后若没有继续通一会儿氮气就直接称量洗气瓶的质量,则测得的气体质量将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

2)为测定各生成物的质量,导管口的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3)实验数据:加热完全后剩余固体质量3.20g;浓NaOH溶液增重2.64g;浓硫酸增重1.44g则:xy_____

(拓展延伸)

碱式碳酸镁可作阻燃剂,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选填字母)。

a生成的固体覆盖在燃烧物表面,隔绝氧气

b分解时吸热,使温度难以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c生成的气体降低了可燃物周围的氧气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