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过碳酸钠(化学式可表示为2Na2CO33H2O2)俗称固体双氧水,极易分解,得到碳酸钠、水和氧气,其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2Na2CO33H2O2═4Na2CO3+6H2O+3O2。过碳酸钠是很好的消毒剂和供氧剂,广泛应用于洗涤、印染和医药等领域。

通过计算说明:(1)若过碳酸钠分解得到氧气24g,同时产生碳酸钠的质量是多少?

2)若将上述碳酸钠全部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溶液,需要加入水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106g894g

【解析】

1)设产生碳酸钠的质量为xg,计算过程如下:

,解得x=106g;产生碳酸钠的质量是106g

2)设需要加水的质量为yg,计算过程如下:

;解得y=894g。需要加水894g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中,正确的是( )

A. 将二氧化碳气体制成干冰体积变小分子体积变小

B.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化学反应中分子和原子都可以再分

C. 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水分子不断运动且分子间的间隔发生改变

D. 食物变质食物中的分子种类不变,但分子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中混有少量乙,若要提纯甲,可采取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法

B. t2℃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4

C. t3℃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固体甲的质量一定大于乙

D. t3℃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反应中,铁元素的代合价由+3价变为0价,碳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变为+4价。这类在化学反应前后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据此判断,下列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B.

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的溶解度都大于B的溶解度

B. t1时,用等量水分别制成的AB饱和溶液中,A的质量比B

C. t2时,AB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 AB两种饱和溶液都从t3降温到t2,析出的晶体一定等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木炭还原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给酒精灯加网罩,目的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

B. 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

C. 木炭是使氧化铜还原为铜的物质,它具有氧化性

D. 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再将导气管从澄清石灰水中撤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AH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常温下,AB是黑色固体,H为蓝色溶液,F为铁锈的主要成分,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_____E的一种用途是_____

2)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氧化氮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利用它与液氨的反应可减少其排放。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B. 反应中涉及到的含氮化合物有3

C. 发生反应的液氨和一氧化氮的分子个数比为23

D. 参加反应的液氨与生成水的质量比为17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是人类及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为了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了解一些有关水的知识.请你回答

1)海水、河水、湖水都是天然水,天然水是______物(填“纯净”或“混合”);

2)“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衡的一个有效途径。为了保护好各引水渠中的水源,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写序号);

①在引水渠岸边堆放垃圾②向引水渠中排放工业废水③在引水渠两岸植树④向引水渠中倾倒生活污水

3)资料一:我国部分省市人均水量图

资料二:水资源紧缺指标

紧缺性

轻度缺水

中度缺水

重度缺水

极度缺水

人均水量/m3/a

1700~3000

1000~1700

500~1000

500

上述资料显示,福建属于典型的______缺水城市。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节约用水,你家中的节水办法是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4)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水的组成,检验乙管中产生的气体的方法是______;写出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该反应 的基本类型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