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面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
(1)写出仪器名称Ⅰ__________________,Ⅱ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氢气。若要较好地控制产生氢气的速度,应选用装置__________(填编号)
(3)D装置收集氢气,操作的正确顺序为____________(填编号)。
a.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口,气体进入瓶中 b.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
c.当气体收集满时,用毛玻璃片上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面放置
(4)若用E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气体应从_______(填“a”或“b”)端进入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对石灰石样品进行如下实验取12g样品放入烧杯中,将100g稀盐酸分4次加入到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如下。请计算:
次数 | 1 | 2 | 3 | 4 |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 25 | 25 | 25 | 25 |
剩余固体的质量/g | 8 | 4 | 2 | 2 |
求:
(1)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_____g:
(2)第4次加入稀盐酸后所得溶液中CaCl2的质量分数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最终结果保留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梧州市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查资料知道,乙醇(分子式为C2H6O)俗称酒精,通常情况下化学性质稳定,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现对乙醇与氧气反应进行探究。
(探究活动一)
同学们把绕成螺旋状的红色铜丝在酒精灯的外焰上灼烧到通红,取出铜丝,发现表面变黑,趁热插入装有无水乙醇的试管中(如图),铜丝很快变为红色,并闻到刺激性气味。重复上述操作多次,得到A溶液;经称量,实验前后铜丝质量不变。
铜丝灼烧后生成的黑色物质是___,铜丝除了给反应加热外,还起到__________作用。
(提出问题) 生成的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有同学提出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能是:
猜想一:SO2猜想二:CO2。猜想三:醋酸(C2H4O2)
(讨论与结论)同学们讨论后发表看法:
小吴认为猜想一不正确,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
小周认为猜想二也不正确,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
小施认为猜想三有可能正确,原因是醋酸具有挥发性,并有刺激性气味。
(探究活动二)
小施同学设计实验验证后,发现猜想三也不正确。请补充完成小施的实验操作和现象:取少量A溶液加入试管中,然后_____________
(讨论与结论)
老师提示这种刺激性气味气体来源于易挥发的B物质,其相对分子质量为44,且含有C、H、O三种元素(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不超过20%),由此可推知物质B的分子式为_____
(拓展活动)
(1)同学们再取少量A溶液加入试管中,加少量无水硫酸铜固体,变蓝色(已知:乙醇、B物质遇无水硫酸铜均不显蓝色),说明乙醇在一定条件下与氧气的反应有____生成。
(2)乙醇在微生物(醋酸菌)作用下与氧气反应能生成醋酸,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图所示.关于三个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都是化合反应 B. 生成物都是固体
C. 都是非金属和氧气反应 D. 以上都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 t2℃时,A和C的溶解度相等
C. 将B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
D.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自来水消毒过程涉及到下列甲和乙两个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个反应的反应前后的物质都是混合物 B. 物质D属于氧化物
C. 实验室可用水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E D. 乙是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分子的性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进行实验]图I是课本中的某个探究实验,几分钟后烧杯甲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此实验说明了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改进]老师对图I所示的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II所示),并进行了下列操作:
①取一长条形滤纸,等距离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②将滴加了无色酚酞的长条形滤纸放入一洁净的试管中,并在试管口塞一团脱脂棉;
③再往脱脂棉上滴加几滴浓氨水。
几分钟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讨论]
(1)若实验II的现象不明显,应当进行的改进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进后图II所示装置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若发现滤纸条没有变色,而试管中所塞的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认为,图I和图II所示装置虽能够证明分子的性质,但无法证明影响分子性质的因素,于是又设计了图III和图IV所示装置:
(1)按照图III和图IV所示装置操作、几分钟后烧杯B中溶液变化有何不同_________________。
(2)对比图III和图IV所示的装置,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碳酸钡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某厂用含二氧化硅杂质的碳酸钡原料生产碳酸钡产品,采用了以下的工艺流程:
(1)为节约成本,过程中的生成物可直接应用于流程的是_____,加入过量的盐酸的目的是_____
(2)向氯化钡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钾并通入二氧化碳,其中能生成碳酸钡的方程式是_____。
(3)溶液A中溶质的成分,可能的组合有_____。
(4)操作3包括的两个操作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下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燃烧匙中盛有足量红磷,左右管中盛有等量水。点燃红磷迅速放入左管中,并盖紧胶塞。
(1)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若红磷量不足将导致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
(3)整个实验过程中,左管中的水面变化情况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