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请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1)电解水实验,证明了水是由_________组成的。本实验中直流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中生成的气体是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自来水厂净水利用活性炭除去水中异味,是因为活性炭具有_______性。

(3)常用_______操作除去水中难溶性固体杂质。

(4)生活中常用_______区别软硬水。可以通过_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答案】氢元素和氧元素 氧气 2H2O2H2↑+O2 吸附 过滤 肥皂水 煮沸

【解析】

1)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由此可知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进一步推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

2)自来水厂净水利用活性炭除去水中异味,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3)常用过滤操作除去水中难溶性固体杂质;

4)日常生活中常用肥皂水区分软硬水,加入肥皂水振荡,泡沫丰富是的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减少水的硬度常用煮沸的方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8分)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时,反应时间和剩余固体质量如图.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该反应产生的氧气质量为 g.

(2)求原固体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江西高安元青花——“国之美,誉满全国。请用恰当的化学用语表示下列带点文字部分。

1)制作釉果的瓷石中主要成分之一是氧化铝______

2)制作釉灰的原料是石灰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中所含阴离子______

3)元青花的着色剂成分之一是三氧化二钴(Co2O3),三氧化二钴(Co2O3)中钴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加热分解31.6g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131.6g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_____

2)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至室温,测得产生的氧气质量占原固体中氧元素质量25%.通过计算,分析说明加热一段时间后得到的固体组成情况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他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可以转化,表示可以相互反应,其中AE为黑色固体,C为气体,且A为单质,B为化合物,反应②和③属于同种基本反应类型 (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成者生成物省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的化学式为_____

(2)写出B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研究小组发现,维C泡腾片(保健药品,主要成分见图1)溶于水,有许多气泡产生。该小组同学进行如下探究。

(猜想与假设)小华说:该气体可能是CO2、O2、CO、H2、N2

小明说:不可能含有N2,因为________

小芳说:不可能含有CO和H2,因为从药品安全角度考虑,H2易燃易爆,CO_______

该小组同学认为:该气体可能含有CO2、O2中的一种或两种。

(进行实验)

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该气体中

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

(得出结论)(1)由实验①可知,该气体中肯定含有_______

(2)由实验②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该气体中不含氧气,理由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设计了一套验证碳酸具有酸性而二氧化碳没有酸性的实验。他首先用紫色石蕊试液浸泡滤纸,晒干后折成纸花,然后按下图所示分别进行:

⑴紫色石蕊纸花遇到酸性溶液显________色。

⑵在B实验中,当加入水后,紫色石蕊纸花显________色,B实验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⑶在C实验中,紫色石蕊纸花变_____色,这一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

⑷通过以上实验,尚未达到验证的目的,若要达到验证的目的,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小云同学向两个充满CO2气体的塑料瓶中分别加入NaOH溶液和Ca(OH)2溶液,迅速盖紧瓶盖后充分振荡,结果发现两个塑料瓶都变瘪。据此实验现象,小云判定NaOH和Ca(OH)2均能与CO2发生反应

(1)小明同学认为上述判定方法还存在不严密之处,他的理由______

(2)小华同学根据B瓶中出现的浑浊现象,判定Ca(OH)2与CO2发生了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提出了可以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的角度去判断:那么,若要判定NaOH和CO2发生了反应。在排除了(1)中的干扰因素后,接下来的方法是取A瓶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______,若观察到______,证明NaOH和CO2发生了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进行探究。

(1)如图所示装置和药品进行实验,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

(2)小明同学认为可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丽同学认为不可以,其原因是_____

(3)小芳同学用镁条代替红磷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结果却发现倒吸的水量远远超过集气瓶的.小组内同学帮她仔细检查,发现装置的气密性及操作步骤均无问题。你认为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

(4)小组内同学反思上述实验的探究过程后认为: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在药品的选择或生成物的要求上应考虑的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