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请你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应选用的药品是______,为防止加热时药品进入导管,应在试管口处放______.若用装置C收集氧气,则其气体应从______端进入(填“a”或“b”).
(2)金属铜长时间放置在空气中,表面会形成一层绿色物质“铜绿”,某兴趣小组利用加热铜绿并检验其分解产物的方法探究铜绿的元素组成.该小组将装置按照A→E→D顺序连接.
①试管中装入铜绿后加热,实验中观察到E中白色无水硫酸铜变蓝色,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A中固体由绿色变成黑色.在装药品前,必须先检查装置的______.如果将E、D装置先后连接顺序对调,对产物的检验造成的影响是______.
②进一步将该黑色固体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又观察到黑色固体完全溶解,溶液变蓝色.请写出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反应的基本类型:______,并推测铜绿的元素组成______.

解:(1)根据氧气袋反应原理和装置可以知道:A装置适合于固体+固体且需要加热的反应,所以在这里所选的药品应该是高锰酸钾或是二氧化锰和氯酸钾要注意的 是在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收集氧气用向上排空气法,故本题答案为:KMnO4(KClO3与MnO2) 棉花团 a
(2)①为了使反应在密闭的体系中进行,我们在装药品前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在检验水时候要先验,在除去水的时候要后除,这是一般的规律,因为在该实验中要通过石灰水,会带出水蒸气,到时候就分辨不清水的来源了,故本题答案为:气密性 无法正确判断水是铜绿的一种分解产物
②根据题给实验的现象可以判断该黑色固体为氧化铜,,同时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判断出铜绿所含的元素,故本题答案为:复分解反应 Cu、H、O、C
分析:(1)回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并根据氧气的物理性质来就、选择合适的收集方法
(2)参照制取氧气袋步骤,可以知道在有气体参与的实验中,必须保证装置的气密性,
(3)在水的检验和除杂上要注意先后顺序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装置及注意事项,同时要注意检验水的生成,和除去水的时候所用的试剂及方法,要正确的书写化学方程式:CuO+H2SO4CuSO4+H2O.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精英家教网“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使全国人民欢欣鼓舞.请同学们阅读下列航天技术中的化学短文并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2007年10月24日19时10分,“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成功.下图是中国月球探测工程标志图案.它以中国书法,抽象地勾勒出一轮圆月,一双脚印踏在其上,象征着月球探测的终极梦想.整体图形由一弧两点巧妙形成古文“月”字,同时代表“绕”、“落”、“回”三步走战略,此作品中国的意味十足,简洁而明朗,体现了传统和现代的完美结合.
材料二:人类要在月球活居住,首先离不开淡水和氧气,而月球上既没有水又没有空气.科学家发现月球的沙土中含有丰富的含氧钛铁矿,成分为TiO2、Fe2O3的混合物,将这些矿石利用CO来还原提炼单质钛和铁,若用氢气还原,可以得到淡水.将这些矿石通电,还可以从中分离出氧气.
请你从化学视角来见证这一伟大时刻:
(1)据了解,发射前8h开始加注火箭第三级使用的燃料液氢和液氧.其中液氧的主要作用是
 
,液氢的主要作用是
 
,液氢的使用大大减轻了发射的质量,其原因主要是
 
.写出液氢燃烧方程式
 

(2)从铁生锈条件来分析,月球上铁制品
 
(填“易”或“不易”)生锈,原因是:
 

(3)现利用CO来还原TiO2、Fe2O3的混合物提炼单质钛和铁,装置如图所示,试回答:
精英家教网
①写出A中CO还原TiO2的化学方程式
 

②就实验操作顺序的问题两位同学出现了分歧.
小月认为先通一段时间CO排空,然后再点燃C和A中的酒精灯.小亮认为这样做不好,他的理由是
 

小亮认为先点燃C和A中的酒精灯,然后再通CO,小月又提出反对,她的理由是
 

老师认为他们的反对意见都有一定道理.请你帮助这两位同学解决他们的困难,你的办法是
 
 

(4)小勇同学进一步探究钛铁矿中Fe2O3的质量分数,取10g钛铁矿样品进行实验,待完全反应后,用磁铁吸引铁粉,并称得铁粉的质量为5.6g,试求算钛铁矿中Fe2O3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使全国人民欢欣鼓舞.请同学们阅读下列航天技术中的化学短文并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2007年10月24日19时10分,“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图2是中国月球探测工程标志图案.它以中国书法,抽象地勾勒出一轮圆月,一双脚印踏在其上,象征着月球探测的终极梦想.整体图形由一弧两点巧妙形成古文“月”字,同时代表“绕”、“落”、“回”三步走战略,此作品中国的意味十足,简洁而明朗,体现了传统和现代的完美结合.
精英家教网
材料二:人类要在月球活居住,首先离不开淡水和氧气,而月球上既没有水又没有空气.科学家发现月球的沙土中含有丰富的含氧钛铁矿,成分为TiO2、Fe2O3的混合物,将这些矿石利用CO来还原提炼单质钛和铁,若用氢气还原,可以得到淡水.将这些矿石通电,还可以从中分离出氧气.
①月球土壤中存在天然的铁、金、银、铅等多种金属矿物颗粒.若从铁、金Au、银、铅Pb混合金属中回收某些金属,将混合金属放入足量的盐酸中充分反应,然后过滤,剩余的固体中可能回收得到的金属组合是
 

A、Fe、Pb    B、Au、Fe    C、Ag、Au  D、Pb、Ag
②据科学家预测,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百万吨的氦(He-3),其原子核中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每百吨氦(He-3)核聚变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下列关于氦(He-3)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外电子数为3   B、相对原子质量为2
C、原子结构示意图为精英家教网D、原子结构示意图为精英家教网
③“嫦娥一号”发射的火箭推进器中装有液态肼(用A表示)和过氧化氢(H2O2),它们混合时的反应方程式为:2H2O2+A═N2+4H2O,则肼(A)的化学式为
 

A、N2H2        B、N2H4O2    C、NH2D、N2H4
④从铁生锈条件来分析,月球上铁制品
 
(填“易”或“不易”)生锈,原因是:
 

⑤现利用CO来还原TiO2、Fe2O3的混合物提炼单质钛和铁,装置如图2所示,试回答:
(1)写出A中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任意一个)
 

(2)用CO还原钛铁矿,生成钛和铁的混合物,主用简单的物理方法将两种物质分开
 

(3)就实验操作顺序的问题两位同学出现了分歧.小月认为先通一段时间CO排空,然后再点燃C和A中的酒精灯,小亮认为这样做不好,他的理由是
 

小亮认为先点燃C和A中的酒精灯,然后再通CO,小月又提出反对,她的理由是
 
.老师认为他们的反对意见都有一定道理.请你帮助这两位同学解决他们的困难,你的办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3?东台市模拟)铁是容易生锈的金属,世界上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相当于年产量的20%~40%.

(1)同学们用图1所示装置探究铁生锈的条件,将干燥的氧气通入A、B瓶内,大约经4~5min,A处的铁丝依然光亮,而B处的铁丝表面变暗,C中铁丝依然光亮.A、B进行对比,现象不同,说明铁生锈与
氧气和水
氧气和水
有关.B、C处的现象对比说明,决定铁生锈快慢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2)下列方法不能除去铁制品表面铁锈的是
A
A

A.用氢氧化钠溶液浸泡      B.用稀盐酸浸泡      C.用砂纸打磨       D.用厕所清洁剂(pH=1)洗
(3)请你列举一种防止铁生锈的措施
保持表面干燥、涂保护膜、制成合金
保持表面干燥、涂保护膜、制成合金

(4)实验室内将铁锈再生为铁,可利用图2所示装置,请回答:
①实验前应该先通入CO,后加热,其目的是
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②在装置b处再放置一盏燃着的酒精灯,其目的是
点燃没有反应的CO,防止污染空气
点燃没有反应的CO,防止污染空气

③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再生为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3CO
 高温 
.
 
2Fe+3CO2
Fe2O3+3CO
 高温 
.
 
2Fe+3CO2

(5)学校实验室从校办厂拉回一桶含有FeSO4、CuSO4的废液,同学们想从中回收金属铜和硫酸亚铁晶体,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结合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①中,金属X是
Fe
Fe
,?步骤②中,加入过量稀硫酸的目的是
将金属混合物中的铁全部转化为硫酸亚铁
将金属混合物中的铁全部转化为硫酸亚铁
,证明步骤②中硫酸已过量的以下方法合理的是
B
B

A.加入硫酸后,立即测出溶液的pH小于7   
B.充分反应后,取少量溶液加铁时有气泡产生
C.充分反应后,取少量溶液滴加氯化钡溶液时有沉淀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请你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a.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①
长颈漏斗
长颈漏斗
;②
铁架台
铁架台

b.晓杰同学想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B
B
 (填序号,下同),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KMnO4
  △  
.
 
K2MnO4+MnO2+O2
2KMnO4
  △  
.
 
K2MnO4+MnO2+O2

c.晓海经查阅资料,得知乙炔(C2H2)气体可用水和CaC2固体反应制取.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CaC2═C2H2↑+Ca(OH)2
2H2O+CaC2═C2H2↑+Ca(OH)2
.在制取的乙炔气体中常含有酸性杂质气体CO2和H2S,为除去杂物,得到纯净干燥的乙炔气体,装置连接顺序为:A→
G
G
C
C
→F.
(2)过氧化钠是化学中常见的一种药品,它是浅黄白色颗粒粉末.在空气中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易溶于水,与水中能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过氧化氢,方程式:Na2O2+2H2O=2NaOH+H2O2,过氧化氢又能分解放出氧气.
a.区分水和过氧化氢的实验方法是:
加二氧化锰粉末,观察是否有气泡放出
加二氧化锰粉末,观察是否有气泡放出
,发生的反应方程式是:
2H2O2
 MnO2 
.
 
2H2O+O2
2H2O2
 MnO2 
.
 
2H2O+O2

b.某同学为了证明过氧化钠加入水中生成了氢氧化钠,在生成的溶液中滴加了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先变红后褪为无色,请你对此现象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什么导致溶液先变红再褪色?
猜想与假设:
猜想1:甲同学“可能是无色酚酞溶液变质导致溶液褪色”;
猜想2:乙同学“可能是生成的过氧化氢使溶液褪色”.
实验与结论:
①甲同学提出的猜想,立即遭到其他同学的反对,因为
若酚酞溶液变质,则溶液不会变红
若酚酞溶液变质,则溶液不会变红

②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乙同学设计了以下方案并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稀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滴加1-2滴酚酞试液,变红后
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观察现象
溶液依然为红色
不是生成的过氧化氢使溶液褪色
不是生成的过氧化氢使溶液褪色
讨论交流:你还能提出不同的猜想吗?
猜想3:
可能是过氧化氢分解的氧气使溶液褪色或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过大
可能是过氧化氢分解的氧气使溶液褪色或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过大

方案3: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原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观察现象
取少量原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观察现象
(1)变回红色
(2)依然无色
(1)变回红色
(2)依然无色
(1)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过大导致溶液颜色褪去
(2)溶液颜色褪去与氢氧化钠溶液浓度无关
(1)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过大导致溶液颜色褪去
(2)溶液颜色褪去与氢氧化钠溶液浓度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铁是容易生锈的金属,世界上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相当于年产量的20%~40%.

(1)同学们用图1所示装置探究铁生锈的条件,将干燥的氧气通入A、B瓶内,大约经4~5min,A处的铁丝依然光亮,而B处的铁丝表面变暗,C中铁丝依然光亮.A、B进行对比,现象不同,说明铁生锈与  有关.B、C处的现象对比说明,决定铁生锈快慢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2)下列方法不能除去铁制品表面铁锈的是  

A.用氢氧化钠溶液浸泡      B.用稀盐酸浸泡      C.用砂纸打磨       D.用厕所清洁剂(pH=1)洗

(3)请你列举一种防止铁生锈的措施  

(4)实验室内将铁锈再生为铁,可利用图2所示装置,请回答:

①实验前应该先通入CO,后加热,其目的是  

②在装置b处再放置一盏燃着的酒精灯,其目的是  

③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再生为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5)学校实验室从校办厂拉回一桶含有FeSO4、CuSO4的废液,同学们想从中回收金属铜和硫酸亚铁晶体,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结合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①中,金属X是 ,步骤②中,加入过量稀硫酸的目的是  ,证明步骤②中硫酸已过量的以下方法合理的是  

A.加入硫酸后,立即测出溶液的pH小于7  

B.充分反应后,取少量溶液加铁时有气泡产生

C.充分反应后,取少量溶液滴加氯化钡溶液时有沉淀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