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依据溶解度曲线可判断,t2℃时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B.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升温的方法
C.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甲的析出质量比乙的多
D.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天文学家首次观测到发现一颗闪烁的钻石行星,并破译其化学构造(见图)。下列有关金刚石和石墨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A.天然金刚石是最硬的非金属单质,可切割大理石
B.金刚石对光有折射作用,可制成钻石
C.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制造石墨电极
D.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物理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同学们对烧烤用的“锡纸”产生了浓厚兴趣,那么“锡纸”中的金属是什么呢?
(猜想与假设)同学们结合金属的颜色、活动性、价格等因素。猜想:可能是锡、铝、镁、铁中的一种。
(查阅资料)
①氧化铝的熔点 2045℃;
②锡(Sn)与酸或盐溶液反应生成+2 价的锡盐;
③金属锌似晶体状,锌粉是一种深灰色固体,室温下,锌较硬且相当脆。
(初步探究)同学们结合金属的主要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设计了如下实验:
序号 | 实验方案 | 现象 | 结论 |
1 | _____ | 无明显现象 | 金属不可能是铁 |
2 | 用坩埚钳夹取打磨后的“锡纸”条,放在酒精灯上点燃。 | “锡纸”条熔化但没有滴落,也没燃烧。 | 金属不可能是___ |
(深入探究)同学们对于“锡纸”到底是什么金属。进行了深入的实验探究。
第一组同学:(1)将“锡纸”条卷成和铁钉一样粗细,先在 20%的盐酸中浸泡至产生较多气泡,再取蒸馏水清洗,然后浸在蒸馏水中备用。
(2)将打磨后的铁钉和备用的“锡纸” 条分别放入到装有 5 mL 15%的稀盐酸中,观察到“锡纸”条表面产生的气泡速率比铁钉快。
(实验结论)制作“锡纸”的金属是_____。
第二组同学:取备用 的“锡纸”条放入试管中,滴加_____溶液,“锡纸”表面有深灰色固体析出,也得出和第一组相同的结论,写出它们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与反思)
(1)“锡纸”在酒精灯上加热,“锡纸”熔化但没有滴落的原因是_____。
(2)同学们在老师的帮助下,将 3 克烘干的备用“锡纸”片放入装有硫酸锌溶液的试管中,5 分钟后,取出“锡纸”片,洗涤、烘干、称量。反应后金属质量范围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乙炔(C2H2)是有机合成的重要原料。以电石(CaC2)为原料制取乙炔,并对电石渣综合处理的生产流程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煅烧炉内发生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反应。
(2)研究煅烧炉内氧化钙含量的变化有下图所示的结果,如果你是工作人员,你对煅烧条件的把控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芯片是内含集成电路的硅片,如图是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硅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4B. 硅原子核内中子数可能为14
C. 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 09D. 硅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问题:
(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 ②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_____,反应基本类型是_____,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若用装置G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通入,验满的方法是_____;若用装置E收集氧气后发现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_____(写一条即可)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有如下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集气法收集,⑤从水槽中取出导气管,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仪器。其中操作顺序正确的_____
A ①⑦③②⑤④⑥ B ⑦②③①④⑤⑥ C ⑤⑦③②①④⑥ D ⑦③①②④⑥⑤
(4)常温下,实验室用大理石固体和稀盐酸液体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 ;可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已知在常温下,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密度比空气大,可以选择_____来收集二氧化碳。
(5)装置B和C对比,用分液漏斗代替长颈漏斗进行实验的优点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某固体物质甲与溶液乙反应,可以产生气体丙,若丙可能含有 CO2、O2、CO、H2中的一种或两种。为了探究气体丙的成分,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实验探究,如下是部分的探究步骤。
(设计实验)为了控制固体甲和溶液乙反应产生气体的速率,从图一中选择合适的装置_____(填序号),然后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图二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预测)若气体中含有氧气则 F 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若气体中含有氢气,则 G 中的实验现象应为_____。
(进行实验)实验中观察到 D 处无明显现象,F 中___,G中没有明显现象,H 处__,证明该气体是一氧化碳气体。
(反思交流)实验结束后,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以上探究进行了反思,认为该实验的设计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有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B.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 pH=3 的稀盐酸
C.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
D.氢气还原一定质量的氧化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2CO2+2Na2O2══2Na2CO3+O2。在密闭容器中,将6. 6g CO2与一定量的Na2O2固体充分反应后,气体变为3.8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3.8 g气体全部是O2
B. 反应后的固体是混合物
C. 生成Na2CO3的质量为15. 9 g
D. 3.8 g气体通过足量NaOH溶液后,气体减少2.2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