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1)如图是空气中一些气体的用途:
其中属于氧气用途的是__(填图中字母序号,下同).属于氮气用途的是__,说明氮气具有的性质是__.稀有气体的用途除了上图中的用途外还可以用作__(写出一种即可).
(2)利用物质沸点不同可以实现混合物的分离,根据下表数据判断.
物质 | H2 | N2 | O2 | NH3 |
沸点/℃ | 252.8 | 195.8 | 183.0 | 33.35 |
工业上制取氧气,控制温度在195.8℃<T<__℃时,可以将液态空气中的氮气与氧气分离开.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
B.长期饮用蒸馏水不利于人体健康
C.明矾可促进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
D.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所有的杂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实验室用红磷燃烧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
(1)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原理:由于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瓶内________减小,烧杯中的水倒吸到集气瓶。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操作规范,用量筒测量进入瓶中水的体积,能粗略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问题提出] 有实验资料表明:燃烧过程中当氧气体积分数低于7%时,红磷就无法继续燃烧,因此通过上述实验,测量结果与理论值误差较大。
[实验改进]
Ⅰ.根据铁在空气中生锈的原理设计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再次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中饱和食盐水、活性炭会加速铁生锈。
Ⅱ.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测量 项目 | 实验前 | 实验后 | |
烧杯中水的体积 | 烧杯中剩余水的体积 | 集气瓶(扣除内容物)和导管的容积 | |
体积/mL | 80.0 | 54.5 | 126.0 |
[交流表达]
(1)铁生锈过程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首先是铁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表格数据计算,改进实验后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___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从实验原理角度分析,改进后的实验结果比前者准确度更高的原因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实践经验,下列课外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A. 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制作叶脉书签
B. 用食盐水、鸡蛋壳和澄清石灰水制取并检验二氧化碳
C. 用食用小苏打、柠檬酸、果汁、蔗糖和水自制汽水
D. 用冷碟子和蜡烛制取炭黑,证明蜡烛中含有碳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金属Ni、Mn分别放入其他三种金属X、Y、Z的盐溶液中,反应的结果和有无金属析出的情况如下表所示:
X盐溶液 | Y盐溶液 | Z盐溶液 | |
Ni | 无 | 无 | 有 |
Mn | 无 | 有 | 有 |
它们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X Mn Y Ni Z B.Z Ni Y Mn X
C.Z Mn Y Ni X D.X Mn Ni Y Z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对木炭、硫、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按要求回答问题
(1)写出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硫在氧气中燃烧,瓶中事先放少量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硫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其中瓶子中少量水能用细沙代替的是_______。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中,火柴的作用是___________,
瓶中事先放少量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氧气约占21%
B. 稀有气体常用于电光源
C. 食品包装中充入氮气防腐
D.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氧气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收集满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