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A. 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B.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C. 离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D. 固体难压缩,说明固体分子间无间隔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A错误;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C错误;固体难压缩是由于分子间的间隔较小,D错误。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烟道气中含有大量CO2,经捕捉可用于生产尿素、甲醇等产品。

1)尿素[CO(NH2)2]属于化学肥料中的氮肥,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2)生产甲醇(CH3OH

①“捕捉”CO2:在高压时将烟道气中的CO2溶解于甲醇,得到CO2的甲醇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

捕捉CO2生产甲醇,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某种NH4NO3样品中混有不含氮元素的杂质,测得该NH4NO3样品中含氮的质量分数为24.5%,则样品中NH4NO3的质量分数为

A.24.5% B.49% C.70% D.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

【提出问题】木炭与CuO反应所得红色固体中含有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

1)木炭与CuO的反应是:C+2CuO2Cu+CO2,若该反应进行的不彻底,产物中还有氧化亚铜(Cu2O).

2Cu2O是红色固体,能与稀硫酸反应:Cu2O+H2SO4═Cu+CuSO4+H2O

【作出猜想】红色固体的成分:全部是Cu全部是Cu2O

【实验探究】

1)取木炭、CuO两种黑色粉末适量,再也少许CaC12(能降低反应温度,加快反应速率)均匀混合,然后将黑色粉末装入长柄V形玻璃管的直管内.

2)按图乙连好实验装置,然后加热反应物;2分钟后,黑色粉末出现红热现象,同时澄清的石灰水 ,此时停止加热.

3)待玻璃管冷却后,提取里面的红色固体,进行如下的验证:

步骤

现象

结论

1.44g红色固体装入试管,滴入足量的 ,充分反应

红色固体部分减少,溶为变

猜想 错误

滤了试管中残留的红色固体,洗涤干燥,称其质量为1.04g

/

猜想 正确

【评价反思】

1)使用图乙装置与使用图甲装置相比,其优点是 (写出1条即可).

2)若要证明CaC1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要验证CaCl2

3)在铜的冶炼史中,我国劳动人民还有一项重大发明就是湿法炼铜,该方法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 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 吹胀气球﹣﹣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C. 电解水生成H2O2﹣﹣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成分子 D. 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

1)用文字表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

2)探究一: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

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图所示)。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 (填固态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3)探究二: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

物质

熔点╱℃

沸点╱℃

燃烧时温度╱℃

石蜡

5070

300550

600


1535

2750

1800


978

883

1400

由上表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 (填熔点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由此推测:钠在燃烧时, (填没有)火焰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生成黑色固体的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成大量白烟的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种固体制取氧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硫在空气中燃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⑴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若将B装置中的长颈漏斗换为分液漏斗,该装置便具有______________的优点。若要收集纯净氧气可选用的收集装置为_________(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下同)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

小明同学用如图装置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挤压胶头滴管内的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

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但小芳同学觉得该反应不能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还应向反应后的中滴加_________溶液(填一种碱),若观察到_______的现象,即可证明两者发生了反应,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 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熟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NH3)并生成氯化钙和一种常见的液体。已知,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对人体特别是粘膜组织有腐蚀作用。

① 制取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②干燥NH3时不能选用下列干燥剂中的_________(填序号)。

A.固体氢氧化钠 B.浓硫酸 C.生石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时所做的四个实验,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A中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示我国湿法冶铜原理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3)写出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4)要证明CuFe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至少要做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5)要证明ZnFeHCuAg的金属活动性(包括氢)由强到弱顺序,需要补充一个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开始反应后D中溶液逐渐变为黄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