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图是木炭还原氧化铜的探究实验装置。

【提出问题】木炭还原氧化铜产生什么气体?

【提出猜想】产生的气体有三种情况:⑴CO,⑵CO2, ⑶ ______________

【设计方案】实验前后分别对试管和烧杯里的物质进行称量,数据设计如下:

称量对象

反应前质量

反应后质量

质量差

试管+固体混合物

M1

M2

△m1即( M1-M2

烧杯+澄清石灰水

M3

M4

△m2即( M4-M3

(1)若△m2=0,说明反应产生的气体不能被澄清石灰水吸收,则猜想__________成立。

(2)若猜想②正确,理论上△m1与△m2 的关系是:△m1______△m2(填“>”、“<”或“=”)。

【实验并记录】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称量对象

反应前质量

反应后质量

质量差

试管+固体混合物

69.8g

65.4g

△m1

烧杯+澄清石灰水

118.8g

122.6g

△m2

用以上实验数据分析,结果应该是猜想________成立。

【反思与评价】经查阅资料知道:木炭还原氧化铜产生CO2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本次实验结果与资料显示不一致。对其可能原因有同学提出下列分析,其中合理的是__________

A.装置漏气 B.生成的CO2部分与过量的C反应生成了CO

C.澄清石灰水吸收CO2效果不好 D.装置内还有CO2气体未被吸收

【答案】 CO和CO2 ﹙1﹚ = 猜想(3)成立 C+2CuO2Cu+ CO2 ABCD

【解析】【提出猜想】产生的气体是CO和CO2的混合气体。【设计方案】(1)若△m2=0,说明反应产生的气体不能被澄清石灰水吸收,则产生的气体不是二氧化碳,猜想⑴成立。(2)△m2等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如果产生的气体只有二氧化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m1=△m2

【实验并记录】△m1=69.8g-65.4g=4.4g,△m2=122.6g-118.8g=3.8g,则猜想(3)成立。【反思与评价】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为:C + 2CuO高温 2Cu + CO2↑。A.装置漏气,加热时会有一部分气体跑到空气中去了,正确;B.生成的CO2部分与过量的C反应生成了CO而跑到空气中去了,正确;C.澄清石灰水吸收CO2效果不好,有部分二氧化碳没被吸收跑到空气中去了,正确;D.装置内还有CO2气体未被吸收,使得△m2偏小,正确。故选ABC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向K2CO3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

(1)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2)右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写出每种图形代 表的离子。(填离子符号)

(3)下列物质能与K2CO3溶液反应产生类似上述实验现象的是 。(双项选择)

A.Ca(OH)2 B.HCl C.BaCl2 D.(NH4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常用块状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气体。

(1)写出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若用右图所示装置(固定装置省略)CO2:连接好装置后,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具体操作方法是:先______,后_______,若导管口有气泡,放手后导管内上升一段稳定的水柱,则气密性良好。(填序号)

A.用手捂住试管     B.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

(3)实验室收集CO2可用的方法是_______(填序号)。

A.排水法   B.向下排空气法   C.向上排空气法

(4)实验室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5)某些大理石中含少量硫化物,使制得的CO2中混有H2S气体。欲获取纯净、干燥的CO2,需对发生装置中产生的气体进行除杂,实验装置如图:

查阅资料:I.H2S能与NaOH等碱溶液、CuSO4溶液反应。Ⅱ.CO2中混有的HCl气体可用饱和NaHCO3溶液吸收。

①装置甲中所盛试剂应选用________(填序号)。

A.浓硫酸    B.NaOH溶液

C.澄清石灰水  D.CuSO4溶液

②装置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敏对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后的废液,进行溶质成分鉴定.取废液上层清液50克,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26.5%的碳酸钠溶液,出现气泡,滴加至10克开始出现白色沉淀.继续滴加至沉淀不再产生,过滤,测得沉淀的质量为5克,并绘制了图象.

(1)滴加的溶液中溶质属于_____(填“盐”或“碱”).

(2)10克碳酸钠溶液中含有的溶质质量是______克.

(3)图中a点的数值是____________

(4)废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写化学式).

(5)通过计算说明,图象横坐标中的b点表示的溶液的质量是多少克?(书写过程)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其中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

既可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了甲烷是由氢元素和碳元素组成

既可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既可说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又说明了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个数之比为21

④ 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了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

既可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说明了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更好的认识水的组成,我们学习了水的电解,回答下列问题

⑴电解水时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电解一段时间后,CD两试管理论上得到的气体体积比为_________,气体质量比为______C产生的气体为_____(写化学式)C连接的是电源的_________D产生的气体为___________(写化学式)此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下图是水分子分解的示意图,(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

A.水电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B.生成氢分子和氧分子的个数比为21

C.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

D.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⑷电解水实验得到的结论:

①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②在化学变化中,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等四位同学组成化学研究小组,下图是他们设计的一个二氧化碳发生装置,对其优缺点的评价,错误的是( )

A. 所用材料均为家庭废品,有较好的资源利用意识

B. 使用碱石灰(固体NaOH和氧化钙)有利于得到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

C. 要注意保证装置气密性良好,方能使实验成功

D. 将石灰石放入铜丝网,不用时可以拉动铜丝使反应中止,体现使用便利和节约资源的设计思想(注:铜丝与稀盐酸不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4分)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2)t2℃时,要使用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将溶液的温度

3t1℃时,将25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根据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计算:未溶解的甲物质的质量是 g,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种食品的配料标签如下图所示.

①该配料中富含蛋白质的物质是 ___________

②从营养均衡的角度看,该食品中除水外,还缺少的营养素是 ________________

③下列有关健康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缺少维生素A会导致坏血病

B、糖类、脂肪能为人体生命运动提供能量,蛋白质不能

C、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维生素,必须从食物中获取

D、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钙元素

E、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重要物质,是机体生长和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F、元素Cl,P,Na等都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