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探究.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精英家教网
(1)完成下表:
气   体 药   品 装置组合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氧 气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氢 气 稀盐酸与锌粒 A、C  
二氧化碳(干燥) 大理石和稀盐酸    
如图:
 

(2)以下是菲菲同学制取二氧化碳主要操作过程的示意图
精英家教网
她操作中的错误是
 
原因是:
 

(3)对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O2后的固体残渣(假定已完全反应),
①通过以下四步实验操作可回收二氧化锰.正确操作的先后顺序是
 
(填写选项序号).
a、烘干b、溶解c、过滤d、洗涤
②把滤液蒸发结晶可得到氯化钾晶体,在蒸发过程中,当
 
停止加热.
③如果用所得氯化钾晶体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钾溶液,则需要氯化钾的质量为
 
.请在装有所配制溶液的试剂瓶(如图)标签上标明相应信息.精英家教网
④过滤、溶解、蒸发时都需用到的仪器是
 
(填序号);
A、酒精灯B、烧杯C、玻璃棒D、漏斗E、量筒
(4)小明用6.5 g含有铜、铝、铁或镁中的一种或几种金属杂质的锌粉,跟足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时,生成0.2 g氢气,则此锌块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杂质是
 
分析:据题意可知,化学试验中的试验装置、化学反应式一定要熟悉,会正确的操作和书写.了解各种仪器的作用,会计算溶液的比例以及生成物的质量.了解常见试验的步骤.
解答:解:(1)装置组合由上到下:BC/BD/BED、AED反应化学式由上到下:2KClO3
 MnO2 
.
 
2KCl+3O2↑(需加热)、Zn+2HCl=ZnCl+H2↑CaCO3+2HCl=CaCl2+CO2↑+H2O
药   品 装 置 组 合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C/BD/BED 2KClO3
MnO2
.
2KCl+3O2
    Zn+2HCl=Zn+H2
  AED CaCO3+2HCl=CaCl2+H2O+CO2
(2)为防止药品损坏桌面,取液时瓶塞一定要倒放.收集的气体验满时,一定要在瓶口.故答案为:取液时瓶塞未倒放;验满时不能把燃着的火柴伸入集气瓶内   瓶塞上的液体会损坏桌面      因为是验满,一定要把火柴放在瓶口
(3)①从固体残渣中收回二氧化锰,可做如下操作:加水后,用过滤纸过滤氯化钾和二氧化锰,把过滤纸上的水分蒸发掉,就可以得到干燥的氯化钾和二氧化锰.故①的答案为:bcda
②蒸发过程中当有较多固体析出时就停止加热.故答案为:有较多量固体析出时
③设所需氯化钾的质量为x,即
x
50
=5%  解得:x=2.5(克)  氯化钾5%
④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溶解和蒸发时要用玻璃棒搅拌.故选C
(4)锌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5,氢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氢气的相对分子质量就是2,从化学反应式中可知道,65克锌完全反应生成2克氢气.那么6.5克纯净的锌完全反应生成0.2克氢气.而现在由于含有杂质使锌粉的质量小于6.5克,所以由锌反应生成的氢气得不到0.2克,如果含有的杂质只是置换氢气能力强的铝、铁或镁中的一种或几种时,又会氢气的质量大于0.2克,所以还应该含有与稀盐酸不反应的铜.故答案为:铜和铝、铁或镁中的一种或几种.
点评:本题通过找错误、排列试验操作顺序、书写化学反应式、计算生成物等,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试验的重要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2、碳酸氢钠(NaHCO3)俗称小苏打,常用于食品和医药工业.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碳酸氢钠的性质进行探究.
实验一:探究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
用pH试纸测得碳酸氢钠溶液的pH为10,由此可知碳酸氢钠溶液呈
性.
实验二:探究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查阅资料]碳酸氢钠受热容易分解,生成水、二氧化碳气体和一种常见的固体物质.
[进行实验]为验证碳酸氢钠受热时会分解,兴趣小组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  碳酸氢钠到铜片上加热,如右图所示.
(1)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内壁有
有水珠

(2)充分加热后,将烧杯迅速倒转过来,倒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Ca(OH)2═CaCO3↓+H2O

(3)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充分加热后的固体产物可能是NaOH或Na2CO3
①他们猜想的依据是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②请设计实验检验反应后的固体产物是NaOH还是Na2CO3,并填入下表(只要求填写其中一行.若两行都写,按第一行计分):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 结论
取样,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固体产物是Na2CO3,而不是NaOH
取样,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没有气泡产生
固体是产物NaOH,而不是Na2CO3
[拓展应用]碳酸氢钠、碳酸钙、氢氧化镁等常用于制作抗酸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但对于
患有胃溃疡(胃黏膜溃烂)的病人在胃酸过多时,却不宜服用碳酸氢钠、碳酸钙等碳酸盐,
其原因是
它们之间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胃内压强增大,可能会产生胃穿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35、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会加剧温室效应,为寻找处理CO2,减少其排放的方法,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实验室制取CO2,并将CO2转化的实验.制取CO2装置图如下:

将CO2转化的实验流程为:

请你帮助他们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
CaCO3+2HCl═CaCl2+H2O+CO2

(2)浓硫酸的作用是
吸水干燥
,收集装置为
B
(填字母)
(3)利用C装置可以收集标准状况下最轻的气体,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
Zn+H2SO4═ZnSO4+H2
,点燃这种气体前应
验纯

(4)实验流程中CO2转化的最终产物为
C和O2
(填化学式,下同),在此过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08?东城区二模)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根据图示回答:(注:a与b处分别接尾气处理装置)

(1)实验室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A
A
(填字母,下同).若要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B
B
,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CaCO3+2HCl═CaCl2+H2O+CO2

(2)机动车排放的尾气是空气的重要污染源,其成分之一是氮氧化物(如NO2等).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查阅资料后得知:
(i)NO2常温下是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大.
(ii)NO2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硝酸.
(iii)实验室常用铜与浓硝酸反应制取NO2:Cu+4HNO3(浓)=Cu(NO32+2NO2↑+2X.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物质X的化学式为
H2O
H2O

②若从上图中选择合适的装置来制取并收集NO2气体,你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B
B
(填装置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
E
E

③实验时在发生装置中可以观察到:铜片不断溶解并得到蓝色溶液[为Cu(NO32溶液],还能观察到的现象有
铜片表面有气泡放出,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铜片表面有气泡放出,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2?烟台)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先关闭止水夹,将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烧瓶中,充分吸收掉二氧化碳后,再打开止水夹.
(1)烧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澄清石灰水倒吸入烧瓶,烧瓶中溶液变浑浊
澄清石灰水倒吸入烧瓶,烧瓶中溶液变浑浊

(2)根据上述现象能否得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的结论?原因是
不能,也可能是二氧化碳溶于水造成的
不能,也可能是二氧化碳溶于水造成的

(3)实验结束后,兴趣小组提出新问题:烧瓶内液体的溶质可能是什么?
[猜想]猜想①:溶质只有氢氧化钠;
猜想②:溶质是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
你还需补充的猜想:溶质是
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设计实验]请你为这三种猜想设计实验验证方案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及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配制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并用其测定某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配制200g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
①计算:需要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
16
16
g,水的体积为
184
184
mL(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cm3).
②称量:调节托盘天平平衡,将一个烧杯放在托盘天平的
盘,称量其质量.然后
BA
BA
(按操作的先后顺序选填字母),直至天平平衡.
A.将氢氧化钠固体加入烧杯中    B.按需要添加砝码、移动游码
该步骤中用烧杯而不用纸称量氢氧化钠的原因是
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或氢氧化钠易潮解)
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或氢氧化钠易潮解)

③溶解: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倒入盛有氢氧化钠固体的烧杯里,搅拌,使其溶解,并冷却至室温.
④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塞好橡皮塞并贴上标签.
(2)如图表示用上述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与20g某稀盐酸发生反应后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
①根据曲线判断,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
20g
20g
时,反应恰好完全进行.
②当加入15g氢氧化钠溶液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
HCl、NaCl
HCl、NaCl
(写化学式).
③试计算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