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A~I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之间能发生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省略)。其中,A、C、F、H含相同金属元素且所属物质类别不同,H、I类别相同;A、B为金属单质,B为紫红色;C、D为氧化物,C为红棕色固体;G溶液呈蓝色,E的浓溶液常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请回答问题:

(1)B的化学式________,F的名称__________

(2)写出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Cu 硫酸铁 Fe2O3+3CO高温2Fe+3CO2 (合理均可) CuO+H2SO4==CuSO4+H2O

【解析】A、B为金属单质,B为紫红色,因此B为铜,铜反应产生D;C、D为氧化物,C为红棕色固体,因此D是氧化铜,C是氧化铁;A、C、F、H含相同金属元素且所属物质类别不同,因此A应该是铁;E的浓溶液常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因此E是硫酸,则F是硫酸铁;硫酸铁能够转化为H,H能够和硫酸反应,因此H应该是碱氢氧化铁;硫酸和氧化铜反应产生的G,G溶液呈蓝色,因此G是硫酸铜,反应产生I,H、I类别相同,因此I是碱氢氧化铜,经过验证,推导正确,因此:
(1)B是铜,化学式为Cu;F为Fe2(SO4)3,化学名称是硫酸铁;

(2)反应①可以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2Fe+3CO2;硫酸和氧化铜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uO+H2SO4═CuSO4+H2O。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t℃测得某物质(不含结晶水)在不同质量的水中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该物质的质量,绘制成如图中斜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t℃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40g

B. N点表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C. 加溶质能使M点的溶液达到饱和状态

D. 图中4点表示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N<M<P=Q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金属在生产、生活和实验中应用广泛。

(1)今年将开通南京至高淳的轻轨,其中用铜作导线,这是利用了铜的延展性和__________

(2)写出用稀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金属锈蚀会造成巨大浪费。下列做法能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有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菜刀使用过后涂上食盐水 B.水龙头表面镀铬

C.自行车支架喷漆 D.保留铁栅栏表面的铁锈

(4)我国第五套人民币硬币:一元币为钢芯镀镍(Ni)合金,伍角币为钢芯镀铜合金。

已知镍能够发生如下反应:Ni +H2SO4 === H2↑+ NiSO4 ;Fe+ NiCl2 === Ni + FeCl2

Fe、Cu、Ni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

(5)98克稀硫酸与6.5g锌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是多少?_____(在答卷纸上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以海水为原料制取生产镁的原料——无水MgCl2 的流程示意图。

(1)在制取无水MgCl2过程中,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Ⅱ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2)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要将Mg(OH)2沉淀分离出来,应采用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__,在实验室中进行此项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7年1月《科学报告》一篇文章称,只需在普通口罩上添加氯化钠涂层,就能将其转化为“特效口罩”。口罩使用过程中,涂层中的氯化钠在溶解于病毒自身携带的水中,形成溶液,杀死病毒;杀死病毒后,水分蒸发,氯化钠会再次析出。如图为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图。

(1)构成氯化钠的微粒是Na+_______(填微粒符号);钠原子转化为钠离子,其核外电子数________(填“变大” 或“变小”);

(2)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氯化钠与水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

(3)口罩使用过程中,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填“改变”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指导下对碳酸钠、碳酸氢钠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实验探究Ⅰ:碳酸钠、碳酸氢钠受热能否分解

【实验步骤】

(1)在两支试管里分别装入适量的碳酸钠、碳酸氢钠粉末,并在试管内壁粘贴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

(2)按下图连好实验装置,并调节杠杆处于水平状态。

(3)点燃酒精灯,先加热左端试管里的碳酸钠2分钟,杠杆保持水平,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不变色。说明碳酸钠受热_____(填“分解”或“不分解”)。

(4)然后加热右端试管里的碳酸氢钠2分钟,发现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成红色、杠杆的右端_____(填“上升”或“下降”),说明碳酸氢钠受热分解。

【拓展延伸】

(1)验证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也可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在加热过程中,观察到A试管中无明显现象、B试管中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乙物质是_____(填写俗称)。

(2)结合以上实验现象及质量守恒定律,完成碳酸氢钠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

实验探究Ⅱ:碳酸氢钠受热后残留固体的成分

【提出猜想】

根据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不难作出如下3个猜想:

①仅有碳酸氢钠;②仅有_____;③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

【实验验证】

(1)取碳酸氢钠受热后的残留固体1.68 g,充分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再次称量固体质量,约为1.23 g。

(2)通过推算可知,猜想_____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网络图(图中“→” 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A“C……CO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B“CO→CO2的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C“CO2→CaCO3的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D“CO2H2CO3”的反应可用酚酞试剂验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仪器与装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若用A装置制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制取氧气时试管中的棉花没有发生燃烧,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3)利用上图所示装置,采用以下组合能完成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是_________

A.用AD制取氧气B.用BC制取氢气C.用BE制取二氧化碳

(4)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中,F装置相对于B装置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__

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海水晒盐 B. 干冰气化 C. 电灯发光 D. 盐酸除锈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