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A、B、C、D、E、F六种物质均由非金属元素组成。其中D、F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他们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可以向箭头所指方向一步转化,“—”表示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反应条件与其他物质均已略去)。回答问题:
(1)写出E的化学式:______;
(2)写出A→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F→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答案】C
【解析】
已知D、F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则D和F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E能转化为D、F,则E为碳单质。继续分析题目可知,A可以转化为B、C,且B、C可以相互转化,且A-F均由非金属元素组成,则推测A可能是过氧化氢,B是水,C是氧气。
带入题目分析,可知,C、D可以通过光合作用、物质燃烧相互转化,则D时二氧化碳,F是一氧化碳,E是碳,物质推断符合题意。
(1)通过分析可知,物质E是碳单质。故答案为:C;
(2)A是过氧化氢,B是水。过氧化氢转化为水的方程式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出水和氧气。故答案为:;
(3)F是一氧化碳,D是二氧化碳和氧气反应可以生成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氧化铜等也可生成二氧化碳)。故答案为:(答案合理即可)。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9年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是元素周期表诞生150周年。在150周年来临之际,元素周期表大家庭又增添了新成员,2016年增加了4种新元素:113号元素Nh、115号元素Mc、117号元素Ts和118号元素Og,这标志着元素周期表中的第7周期被全部填满。如图为115号元素镆的有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相对原子质量为288B.属于金属元素
C.核内有115个质子D.核外有173个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不少同学都被蚊虫叮咬过,感觉又痛又痒同学们从化学课上知道:蚊虫叮咬时能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刺激皮肤课外兴趣小组同学决定对蚁酸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蚁酸的成分是什么?它有什么性质?
查阅资料:蚁酸是一种有机酸,化学名称叫做甲酸,化学式为HCOOH;蚁酸在一定条件下会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
实验探究一:探究蚁酸的酸性.
(1)向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2)将锌粒放入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该气体是_________.
实验探究二:探究蚁酸分解的两种产物.
(3)小芳同学根据蚁酸中含有氢氧元素,推测出生成物中含有水;
(4)另一种生成物是气体,小敏提出两种猜想:猜想①:该气体是;猜想;②:该气体是 _________。他们将蚁酸分解产生的气体通过如下装置铁架台已略去,观察现象.
I实验时装置A中无明显变化,则猜想①____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
II装置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用数字序号填空)
①C60属于单质;
②C60这种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③由图分析可知,若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一定是单质;
④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⑤它们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2)你在初中化学中先后接触到以下几组物质:O2和O3;红磷和白磷;金刚石、石墨和C60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气体的实验室制取是学生必备的基本实验技能,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数字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管口_____(填“a”或“b”)进入。用E装置进行氧气性质实验时,E装置中水的作用是_____。
(3)装置中既能制O2又能制CO2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用C装置收集CO2的原因是_______。
(4)图中的F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氧气的体积。进行操作时,集气瓶未装满水是否会影响实验结果_____(填“是”或“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稀硫酸加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容器内,并不断搅拌。两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提出问题)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
猜想I:只有Na2SO4;
猜想Ⅱ:有_________;
猜想Ⅲ:有Na2SO4和NaOH;
猜想Ⅳ:有Na2SO4、H2SO4和NaOH。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猜想V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
(查阅资料)
①Na2SO4溶液显中性。
②、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其余的猜想,各小组分别按照下列三个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方案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取样,滴入紫色石蕊试液 | ___________ | 溶液中含有NaOH |
②取样,滴加CuSO4溶液 | ___________ | |
③取样,滴加BaCl2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溶液中含有H2SO4 |
(得出结论)在老师指导下,同学们一致确定猜想Ⅲ成立。
(评价反思)
(1)丙组同学认为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并不能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H2SO4,因为________。
(2)若要证明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H2SO4,可以选择的试剂是________(填字母)。
A 酚酞试液 B pH试纸 C CuO D 铜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切物质都是由粒子构成的,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粒子之间的重新组合过程。现有甲、乙两种不同的气态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相互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微粒示意图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画出虚框内丁物质的微粒示意图_____
(2)构成丙物质的粒子是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3)一个乙分子是由_____个原子构成。
(4)甲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
(5)此化学反应中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粒子个数比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写出有关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及其所属的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还是分解反应。
(1)铁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
(2)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_____(____)。
(3)高锰酸钾受热分解: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学生为了测种子的呼吸作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广口瓶盛有正在萌发的种子及一装有石灰水Ca(OH)2溶液的小烧杯,经过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A.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U型管液面a端下降,b端上升
C. 种子发芽,澄清石灰水变浑浊,U型管液面a端上升,b端下降
D. 种子发芽,澄清石灰水变浑浊,U型管液面仍保持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