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化学学习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生理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实验过程和有关实验数据如图所示:
根据上图信息解决下列问题:
(1)已知过滤后获得的固体物质是一种纯净物,则该物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质量是__________g。
(2)该生理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运算过程)________________
(3)请在图上作出往生理盐水滴加 AgNO3 溶液, 产生 AgCl 沉淀的质量与参与反应的 AgNO3 溶液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图像。__________
(4)已知硝酸钠的溶解度如表所示,据此估算判断该实验获得的 161.13g 溶液在常温下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硝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90 | 100 |
溶解度/g | 73 | 80 | 87 | 98 | 103 | 113 | 124 | 137 | 150 | 163 | 180 |
【答案】氯化银 2.87g 0.9%(详见解析) 不饱和
【解析】
(1)氯化钠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过滤后获得的固体物质是一种纯净物,则该物质的名称是氯化银;反应后生成氯化银的质量=130g+34g-161.13g=2.87g;
(2)设:生理盐水中氯化钠质量为x。
x=1.17g;
该生理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
(3)根据上述计算说明,34g的10%的硝酸银溶液与130g的食盐水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87g的氯化银。作出往生理盐水滴加 AgNO3 溶液, 产生 AgCl 沉淀的质量与参与反应的 AgNO3 溶液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图像如图:
(4)设:生成硝酸钠的质量为z。
y=1.7g;该实验获得溶液为硝酸钠溶液,该溶液中的水的质量=161.13g-1.7g=159.43g;常温下(2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为87g,根据溶解度概念可知,20℃时,100g水中溶解87g的硝酸钠达到饱和状态,则159.6g的水中溶解1.7g硝酸钠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某些物质间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省略)。其中A、E为固体氧化物,且A为黑色粉末;B、D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无色液体,且B具有消毒杀菌作用;C、Y、Z为无色气体,其中Y有毒;X是最常见的金属。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
(2)反应①中A物质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反应③、④的化学方程式: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
(4)在日常生活中为防止反应②的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写一点即可);
(5)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反应⑤,其名称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展开对硝酸钾固体及其溶液的实验探究,现配制50克5%的硝酸钾溶液。
(1)以上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
A ④⑤①②③ B ①②③④⑤ C ⑤②①④③ D ③④①②⑤
(2)本实验需称取硝酸钾固体_____g;
(3)现在有10g20%的硝酸钾溶液(密度1.13g/cm3),若稀释成该浓度的溶液,则需要加入_____g的水,稀释过程中除烧杯和玻璃棒外还需要的仪器是_____;
(4)若所配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偏小,可能原因有_____。
A 用托盘天平称取时,左边放砝码右边放硝酸钾
B 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C 用量筒取水时仰视读数
D 烧杯用蒸馏水润洗后再配制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表是国家对“饮酒驾车”和“醉酒驾车”的界定标准。
饮酒驾车 | 20mg/100mL≤血液中的酒精含量<80mg/100mL |
醉酒驾车 | 血液中的酒精含量≥80mg/100mL |
(1)乙醇分子中碳、氢、氧各原子个数比为_____,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
(2)乙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结果精确到0.1%)。
(3)饮酒会使人的神经系统过渡兴奋或麻痹抑制,容易引发交通事故。某人饮酒后驾车,被交警发现,经测定其每10mL血液中酒精含量为9.3mg,属于_____驾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仪器。请根据要求填空:
(1)图中仪器名称是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宝同学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应选择上图中的仪器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验证瓶中氧气已集满的方法是___。
(3)小茹同学用锌和稀硫酸制取 H2,则应选择图中仪器___________组成发生装置, 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佳同学查阅资料得到制取硫化氢气体的如下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气体 | 实验药品 | 反应条件 | 气体物理性质 |
H2S | 硫化亚铁固体与稀硫酸 | 不需加热 | 无色,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 |
①制取 H2S 时不选择发生装置_____________(填代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收集 H2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采用仪器⑥和⑦组成收集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需要的一些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①名称:_____。
(2)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可选用的装置组合为_____(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稀盐酸还可以用来除铁锈,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连接B、G、H装置进行实验。若实验时G装置中蜡烛燃烧更剧烈,H装置中溶液变浑浊,则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某同学取石灰石与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的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并用pH数字探测仪连续监测,得曲线如图所示:
①由图像可知,A点溶液中所含的阳离子为_____;
②BC段发生反应的现象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代循环经济要求综合考虑环境污染和经济效益。高纯氧化铁可作现代电子工业的材料,以下是用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FeO、SiO2)为原料制备高纯氧化铁(Fe2O3)的生产流程示意图,[(NH4)2CO3]溶液呈碱性,40℃以上时[(NH4)2CO3]分解):
(1)实验室中,操作Ⅰ、操作Ⅱ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_______等.
(2)滤液Ⅰ中主要的阳离子是_______等.
(3)加适量氨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题中信息,加入[(NH4)2CO3]后,该反应必须控制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
(5)滤液Ⅱ中可回收的产品是_________(写化学式),该物质的用途是___________.
(6)写出在空气中煅烧FeCO3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生活中处处有化学。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是一种照明用的台灯。其中标示的各部件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填序号)。铜质插头是利用了金属铜的_____性。
(2)小明在家烧柴火煮饭,他往灶膛里塞满木柴,结果不仅燃烧不旺,反而产生了很多浓烟,这说明可燃物充分燃烧通常要考虑两点:一是燃烧时有足够的空气;二是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_____。同时小明还发现锅底有一层黑色的物质,该黑色的物质是_____。
(3)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带来许多麻烦,我们常用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部分仪器或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_____(填仪器字母)进行组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在制取二氧化碳的过程中,小雨同学选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并用燃着的小木条放在瓶口验证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结果发现小木条始终不灭,说明该瓶气体没有集满。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可能是:①_____,②_____。
(3)采用上述方法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为获得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可选用上图所示的H装置和I装置进行除杂和干燥,导管口连接的正确顺序是:气体→_____→F。
(4)在实验室中制取氢气,发生装置与制二氧化碳的相同,收集方法可采用______填“向上”或“向下”)排空气法。若用如图J所示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请在图中将导管补画完整_____。.
(5)某超市卖的纯碱(Na2CO3)产品往往含有少量的氯化钠(NaCl),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来测定该纯碱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他们取12g纯碱样品放入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共消耗盐酸100g,烧杯中没有残留不溶物,称得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107.6g。计算:
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要求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