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需要的一些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_______(从A~E中选择,填字母) ,若用F装置测量CO2气体的体积,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的结果____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 )明显影响。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B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D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如图为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C的名称为_____;
(2)A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D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X可以和Y(NO3)2反应
B.Y可以和盐酸反应制取氢气
C.Ag可以和Y(NO3)2反应
D.排在Y后面的金属可以将Y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长久使用热水壶底部有层水垢,主要成分为CaCO3和Mg(OH)2,某学校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测定水垢中CaCO3的含量:将过量的稀盐酸加入到200g水垢中,把产生的CO2气体用足量的NaOH溶液吸收,同时测量3min钟内NaOH溶液增加的质量,结果如下表:
时间/s | 0 | 30 | 60 | 90 | 120 | 150 | 180 |
质量/g | 0 | 30 | 50 | 60 | 66 | 66 | 66 |
(1)写出CO2被足量的NaOH溶液吸收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从表格中可以看出,200g水垢与盐酸反应生成的CO2最多是___________g。
(3)计算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说法正确的是
A.①是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B.③表示的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④属于阳离子,离子符号为S-2
D.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见图。下列有关认识错误的是( )
A.反应结束时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
B.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C.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实际上是H+和 OH-结合生成水
D.该微观示意图还可说明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t℃时,120g 某硝酸钾溶液蒸发17.5g 水析出2.5g硝酸钾,若原溶液蒸发掉27.5g水并恢复到t℃,则析出5g硝酸钾晶体,由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溶液为饱和溶液
B.蒸发后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25%
C.t°C时硝酸钾溶解度为25g
D.从原溶液中蒸发水的质量与析出晶体的质量之比是一个定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 1 是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 升高而减小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
(2) t1 ℃时,把 50 g 物质 a 加入 到 200 g 水中充分搅拌、静置,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g。
(3) t3 ℃时,将 150 ga 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1 ℃,析出晶体的质量是__________ g。
(4) 取固体 a 进行如图 2 实验,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烧杯 C 中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精确到 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测定”实验的改进装置.主要操作是:在实际容积为150mL的集气瓶里,先装进50mL的水,再按图连接好仪器,按下热的玻璃棒,白磷立即被点燃.(白磷40℃即燃烧,燃烧产物与红磷燃烧产物相同且易被水吸收)
(1)该实验中白磷需稍过量,目的是______.
(2)白磷从燃烧到熄灭、冷却的过程中,集气瓶内水面的变化是_______;若实验成功,最终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_____mL.
(3)该实验还可推论出氮气的性质是:氮气_____(填难或易)溶于水,其化学性质_____(填“活泼”或“不活泼”).
(4)集气瓶里预先装进的50mL水,在实验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有_____(填写序号)
A加快集气瓶内气体冷却 B液封导气管末端以防气体逸出 C吸收五氧化二磷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