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取一小块红色石块A,粉碎后对其成分进行实验探究,实验记录如下图所示.

请你根据实验推断:A中含有的原子团是
CO32-
(写离子符号).B中肯定含有的溶质是
FeCl3
(写化学式).
写出实验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
CO2+Ca(OH)2=CaCO3↓+H2O
Fe+CuSO4=FeSO4+Cu
分析:B为黄色溶液,是由A和稀盐酸反应得到,据此可确定B的成份;还可确定A的成份;C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确定C的成份;C也是由A和稀盐酸反应得到的,又可确定A中还含有另一种物质;A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D,可确定D的成份;根据D和硫酸、硫酸铜的反应可确定E、F、G的成份.
根据检验离子的方法进行分析;根据溶液的颜色进行分析;熟记一些常用的化学方程式.
解答:解:B为黄色溶液,可知B中含有铁离子,B由A和稀盐酸反应得到,可知B为氯化铁;A为红色,又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则A中含有氧化铁;C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C为二氧化碳;C二氧化碳也是由A和盐酸反应得到,根据检验碳酸根离子的方法可知,A中含有碳酸根离子;A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D为黑色固体,则D为铁;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硫酸亚铁溶液为浅绿色,则E为氢气;F为硫酸亚铁;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铜为红色固体,则G为铜.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中含有的原子团是碳酸根离子;B中肯定含有的溶质是氯化铁;②发生的反应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⑤发生的反应为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故答案为:CO32-;FeCl3
CO2+Ca(OH)2=CaCO3↓+H2O;   Fe+CuSO4=FeSO4+Cu
点评:在学习中我们要记住一些常用物质的颜色,如铜离子溶液的颜色一般为蓝色;铁离子溶液的颜色一般为黄色;亚铁离子溶液的颜色一般为浅绿色.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32、江苏南京胭脂河是明代初年开凿的一条人工运河.因其“石有胭脂色”而得名.胭脂河沿岸的哪些红色石块的成分是什么?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取一小块这种红色石块A,粉碎后对其成分进行实验探究,实验记录如图所示.
请你根据实验推断:
(1) A中含有的原子团是
CO32-
(写离子符号).B中肯定含有的溶质是
FeCl3
(写化学式).
(2)写出实验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
Ca(OH)2+CO2═CaCO3↓+H2O
Fe+CuSO4=Cu+Fe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碳酸钠,化学式Na2CO3,俗称纯碱.“纯碱中常常会混有少量的氯化钠”.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以一包纯碱(若有杂质,只考虑为氯化钠)为研究对象,探究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含量.请你参与他们的活动.
【小组讨论】
观点Ⅰ:纯碱样品中只含有碳酸钠
观点Ⅱ:纯碱样品是由碳酸钠和少量氯化钠组成的混合物
【实验设计】
甲方案
Ⅰ设计思路:根据样品与石灰水反应生成沉淀碳酸钙的质量,求出碳酸钠的质量,再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Ⅱ操作步骤:称取13.25g纯碱样品,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充分搅拌.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白色沉淀10.00g
Ⅲ数据处理:请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计算过程:
Ⅳ实验结论:
 

乙方案
Ⅰ设计思路:根据样品(质量为a g)与稀硫酸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质量为b g),求出碳酸钠的质量,再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Ⅱ实验结论:
(1)当a、b的质量关系满足
 
(填写含a、b字母的表达式,下同)时,纯碱样品中只含有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100%.
(2)当a、b的质量关系满足
 
时,纯碱样品是由碳酸钠和少量氯化钠组成的混合物,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
 

【实验评价】
误差分析:(1)甲方案中,白色沉淀的质量在过滤、干燥等操作过程中会有所损耗,造成计算结果与实际值相比偏小.
(2)乙方案中,有部分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因溶解于水而没有全部逸出,造成计算结果与实际值相比
 
(填写“偏大”、“偏小”或“不变”).
【交流反思】
(1)实验过程中,需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该操作的目的是
 

(2)甲方案实验操作中,对沉淀洗涤的目的是:
 

(3)乙方案中,需用一定质量的19.6%的稀硫酸.现有一瓶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配制乙方案中实验所用稀硫酸,至少需要浓硫酸的体积是
 
mL(填写含字母的表达式).浓硫酸稀释的正确操作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2?扬中市模拟)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曾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以NaCl、NH3、CO2等为原料先制得NaHCO3,进而生产出纯碱.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H3+CO2+H2O═NH4HCO3
NH4HCO3+NaCl═NaHCO3↓+NH4Cl;
2NaHCO3
  △  
.
 
Na2CO3+CO2↑+H2O
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氢铵与饱和食盐水反应,能析出碳酸氢钠晶体的原因是
c
c
(填字母标号).
a.碳酸氢钠难溶于水    b.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    c.碳酸氢钠的溶解度相对较小,所以在溶液中首先结晶析出
(2)某探究活动小组根据上述制碱原理,进行碳酸氢钠的制备实验,同学们按各自设计的方案实验.
①一位同学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含氨的饱和食盐水中制备碳酸氢钠,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图中夹持、固定用的仪器未画出).

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Ⅰ)乙装置中的试剂是 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作用是
吸收甲装置可能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
吸收甲装置可能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

(Ⅱ)丁装置中稀硫酸的作用是
吸收末反应的NH3
吸收末反应的NH3

(Ⅲ)实验结束后,分离出NaHCO3晶体的操作是
过滤
过滤
(填分离操作的名称).
②另一位同学用图中戊装置(其它装置未画出)进行实验.
(Ⅰ)实验时,须先从
a
a
管通入
氨气
氨气
气体;
(Ⅱ)有同学建议在戊装置的b管下端连接己装置,理由是
增大气体与溶液接触面积,提高CO2吸收率
增大气体与溶液接触面积,提高CO2吸收率

(3)请你再写出一种实验室制取少量碳酸氢钠的方法:
用碳酸氢铵与适量饱和食盐水反应.(或往烧碱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往饱和Na2CO3 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等.其他合理方法均可)
用碳酸氢铵与适量饱和食盐水反应.(或往烧碱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往饱和Na2CO3 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等.其他合理方法均可)

(4)“纯碱中常常会混有少量氯化钠.”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以一包纯碱(只考虑含氯化钠)为研究对象,探究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含量.
【实验设计】
甲方案
Ⅰ.设计思路:根据样品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沉淀碳酸钙的质量,求出碳酸钠的质量,再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Ⅱ.操作步骤:称取13.25g纯碱样品,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充分搅拌.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的白色沉淀10.00g.
Ⅲ.数据处理:请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计算过程:
解:设纯碱样品中含Na2CO3的质量为x
Na2CO3+CaCl2═CaCO3↓+2NaCl
106 100
x 10.00g
106
100
=
x
10.00g

x=10.6g
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10.6g
13.25g
×100%=80%
解:设纯碱样品中含Na2CO3的质量为x
Na2CO3+CaCl2═CaCO3↓+2NaCl
106 100
x 10.00g
106
100
=
x
10.00g

x=10.6g
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10.6g
13.25g
×100%=80%


乙方案
I.设计思路:根据样品(质量为a g)与稀硫酸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质量为b g),求出碳酸钠的质量,再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II.实验结论:
(1)当a、b的质量关系满足
a
b
=
53
22
(或22a=53b;或a=
53
22
b等)
a
b
=
53
22
(或22a=53b;或a=
53
22
b等)
(填写含a、b字母的表达式,下同)时,纯碱样品中只含有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100%.
(2)当a、b的质量关系满足
a
b
53
22
a
b
53
22
时,纯碱样品室有碳酸钠和少量氯化钠组成的混合物,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
53b
22a
×100%
53b
22a
×100%

【实验评价】
误差分析:
(一)甲方案中,白色沉淀的质量在过滤、干燥等操作过程中会有所损耗,造成计算结果与实际值相比偏小.如果将氯化钙溶液换成氯化钡溶液,则可以使误差减小,理由是
BaCl2比CaCl2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产生的沉淀质量大,称量误差小
BaCl2比CaCl2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产生的沉淀质量大,称量误差小

(二)乙方案中,有部分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因溶解于水而没有全部逸出,造成计算结果与实际值相比
偏小
偏小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广州)实验室中的试剂一般要密封保存,否则可能会与空气接触而变质.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发现一瓶未密闭的KOH固体,对其成分提出以下假设,并完成了实验探究.
假设1:只含KOH; 
假设2:含KOH和K2CO3; 
假设3:只含K2CO3
(1)成分中可能含有K2CO3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回答)
2KOH+CO2═K2CO3+H2O
2KOH+CO2═K2CO3+H2O

(2)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
有气泡产生
有气泡产生
,说明假设2或假设3成立.
(3)进一步探究的过程如下:

①“操作1”的名称是
过滤
过滤
检验
②“固体A”的化学式是
CaCO3
CaCO3

③加入足量CaCl2溶液的作用是
将碳酸钾完全反应,防止对氢氧化钾检验的干扰
将碳酸钾完全反应,防止对氢氧化钾检验的干扰

(4)变质试剂也有利用价值,从KOH和K2CO3的组成和性质看,这瓶变质试剂的用途是
作钾肥
作钾肥
(写出一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东广州卷)化学(带解析) 题型:问答题

实验室中的试剂一般要密封保存,否则可能会与空气接触而变质。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发现一瓶未密闭的KOH固体,对其成分提出以下假设,并完成了实验探究。
假设1:只含KOH; 假设2:含KOH和K2CO3; 假设3:只含K2CO3
(1)成分中可能含有K2CO3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假设2或假设3成立。
(3)进一步探究的过程如下:

①“操作1”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②“固体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③加入足量CaCl2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变质试剂也有利用价值,从KOH和K2CO3的组成和性质看,这瓶变质试剂的用途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