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今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是“从农场到餐桌,食品安全,人人有责”,下列做法不会危害人体健康的是( )
A.用甲醛浸泡保存海产品
B.用霉变的花生榨油
C.用工业用盐亚硝酸钠做调味品
D.用含小苏打的发酵粉焙制糕点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与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和内容,李明看到家里多年未用的铜制火锅上有绿色的锈迹,他对绿色锈迹的成分和性质产生了浓厚兴趣。
【查阅资料】
①绿色锈迹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受热易分解;
②无水硫酸铜为白色粉末,遇水变蓝;
③碱石灰是CaO和NaOH的固体混合物,NaOH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钠固体和水;
④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溶液,碳粉不与稀硫酸反应也不溶解在稀硫酸中。
【发现问题】
查阅资料后,该同学将少量碱式碳酸铜放入试管中加热,发现试管中的固体由绿色变成黑色,同时试管壁上有无色液滴生成。
为了进一步确定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的产物,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一: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黑色固体成分。
【猜想与假设】该黑色固体可能是①碳粉;② ;③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
【设计方案】请帮助该同学完成下述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与现象 | 实验结论 |
猜想②正确 |
探究二: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还会生成CO2和H2O.
【进行实验】选择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验证:
步骤一:连接A和B,打开活塞,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
步骤二:点燃酒精灯,依次连接装置A→B→ → (填“C”,“D”);
步骤三:点燃酒精灯,观察到明显现象后,停止加热。
【解释与结论】
①当观察到 ,说明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了CO2和H2O,写出装置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写出Cu2(OH)2C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反思与评价】
上述装置中A的作用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是枣庄人非常喜爱的三种特色美食,请回答:
(1)菜煎饼中煎饼富含糖类,蔬菜富含 (填一种有机营养素)。
(2)羊肉汤一端上来就能闻到香味,原因是 (填分子的一种性质)。
(3)炒辣子鸡时要急火大油,若油不慎着火,可以采取的灭火方法是 (写出一种即可),盛过辣子鸡的餐具可用洗洁精清洗,这是利用了洗洁精的 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滴加一定量的稀盐酸后,发现忘记滴加指示剂,此时,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1)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作出猜想】 (A)溶质可能是CaCl2与Ca(OH)2 (B)可能是CaCl2
(C)溶质可能是CaCl2与HCl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实验设计】
①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排除了猜想(A),你认为排除猜想(A)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
②小华想用碳酸钠溶液来验证后两种猜想,请你帮他完成实验,填写以下表格:
【交流反思】 为确定猜想(C)正确,下列几种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______(填字母)。
A.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B.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锌粉冒气泡
C.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反应后的溶液,涂抹在pH试纸上,测溶液的pH <7
D.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解了10g的甲
B.将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溶剂的量不变),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t2℃时,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D.t3℃时,将等质量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甲的质量比析出乙的质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铁是生活中最常见的金属,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不粘锅利用了铁的 (填“导电”或“导热”)性。
②不粘锅手柄应选择 (填“热塑”或“热固”)性塑料制作。
③鸡蛋清提供的营养素主要是 (填答案字母)。
A.糖类 B.油脂 C.蛋白质
④聚四氯乙烯内衬还能防止铁锅生锈,其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①糖类 ②油脂 ③蛋白质 ④维生素 ⑤纤维素 ⑥无机盐 ⑦水 ⑧二氧化碳中,属于人体必须营养素的有( )
A. ①②③④⑥⑦ B. ①②③⑥⑦
C. ①②③④⑤⑥⑦ D.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带一路”是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稻草造纸 B. 使用火药 C. 蚕丝织布 D. 冶炼金属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