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中,A、B、C、D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A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一种无色液体,且它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一种氧化物,D是一种黑色固体(反应条件、其他反应物及多余的产物均已略去)。

(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D可能是: (填化学式);

(3)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4)写出B的一种用途:

【答案】(1) 2H2O 2H2↑ + O2↑(2) (2)CuOFe3O4

(3)化合反应 (4)支持燃烧(或供给呼吸)

【解析】

试题分析:A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一种无色液体,且它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一种氧化物,那么A是水;水通电生成的是氢气和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能支持燃烧,氢气具有还原性,能还原氧化物,故C是氢气,B是氧气;D是一种黑色固体,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氢气还原氧化物生成水。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6分)学习化学使我们的思维更加严谨,请你阅读图表和材料回答问题。

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①1个B分子中含有__ __个原子。

②4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___ __(填图中字母)。

③在该反应中,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___ __(计算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3)材料:Cl2化学性质很活泼,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与多种金属和非金属直接化合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点燃或强光照射时发生爆炸。则氢气和氯气生成氯化氢气体的反应从能量变化(“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和基本反应类型角度分类,分别属于 。通过上述实验,你对燃烧有什么新的认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反应中2Cu(NO3)2 = 2CuO + O2 + 4X↑,其中有毒气体X的化学式为:

ANO BNO2 CN2O DN2O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A

书写档案规定必须使用碳素墨水

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B

石墨能够做电池的电极材料

石墨能够导电

C

焦炭可以把铁从它的氧化物矿石里还原出来

焦炭具有氧化性

D

制糖工业中用活性炭来脱色以制白糖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4年北京APEC会议期间,空气质量是人们谈论的话题之一。从经常发生的雾霾天气看,治理污染刻不容缓。

(1)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降水。煤燃烧时排放出 (写化学式)等污染性气体,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水,会形成酸雨;

(2)PM2.5是指大气中微粒直径小于2.5um的颗粒物。下列物质中不会形成PM2.5的是 (填序号)。

A.焚烧秸秆 B.汽车尾气排放 C.太阳能发电

(3)“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要求的是 (填序号)。

A.节约纸张 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C.提倡使用节约技术和节能产品

(4)“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污染的气体,其中某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从图示获得的下列信息错误的是

A.该图已表示出质量守恒定律

B.反应前后共有4种分子

C.乙和丙中所含原子种类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设计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试回答:

1)该装置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 ,对此你的改进方法是

(2)实验开始时,先通人一氧化碳,再给氧化铜加热,原因是

(3)实验过程中,图中A处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B处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A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咖啡,滴滴香浓,决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B矿泉水,真正的纯水

C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

D天然种植的蔬菜,不含任何元素,真正的“绿色”食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为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由图可知:

(1)当温度为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 (填“>”、“<”或“=”)氯化钠的溶解度。

(2)当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时,可用 法提纯硝酸钾。

(3)硝酸钾、氯化钠都属于 (填“易溶”、“可溶”、“微溶”或“难溶”)物质。

(4)10℃时,将12g硝酸钾加入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溶液质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8分)实验室用石蕊染成的四朵干燥的紫色小花。

上面实验:(I)现象_______;说明___________;(II)现象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III) 现象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IIII)现象_______;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