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小芳发现,氯酸钾与氧化铜混合加热,也能较快产生氧气,于是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除二氧化锰、氧化铜外,氧化铁也可以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完成实验)按下表进行实验:测定分解温度(分解温度越低,催化效果越好)。

实验编号

实验药品

分解温度

氯酸钾

580℃

氯酸钾、二氧化锰(质量比1:1)

350℃

氯酸钾、氧化铜(质量比l:1)

370℃

氯酸钾、氧化铁(质量比1:1)

390℃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1)由实验__________与实验④对比,证明猜想合理;

(2)实验所用的三种二氧化锰、氧化铜、氧化铁,催化效果最好的是_________________

(3)若氧化铁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请写出这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

(4)如表是二氧化锰用量与一定质量氯酸钾制取氧气反应速率关系的实验数据。

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质量比

1:40

1:20

1:10

1:5

1:3

1:2

生成1L氧气所需的时间(s)

124

79

50

54

75

93

①据如表可知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时,反应速率最快;

②通过分析可知,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的用量____________越多越好。(填“是”或“不是”)

③二氧化锰用量过多冲淡了氯酸钾粉末,相当于减少反应物的________,所以反应速率受到影响。

【答案】①二氧化锰氯酸钾氯化钾+氧气1:10不是质量分数或浓度

【解析】

(1)根据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可选择加催化剂和不加催化剂的进行比较分解温度即可,要想证明除MnO2、CuO外,Fe2O3也可以作KClO3分解的催化剂,可选择实验①和实验④对比,证明猜想合理

(2)分解时所需温度最低的,催化效果越好,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以知道MnO2的催化效果最好;

(3)若氧化铁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4)

①通过观察表中数据可知,当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质量比为1:10时,反应速率最快;

②通过观察表中数据可知,当催化剂的用量最多,反应速率不是最快,故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的用量不是越多越好;

③二氧化锰用量过多冲淡了氯酸钾粉末,相当于减少反应物的浓度或者质量分数。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操作合理的是( )

A. 用装置①制取时,应先装药品,然后再检查装置①的气密性

B. 用装置④收集时,检查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处放置燃着的木条

C. 制取并粗略测定的体积时,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D. 和稀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时,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4分)探究原子结构的奥秘。

(情景提供)19世纪以前,人们一直以为原子是不可分的,直到1887年,汤姆生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后,才引起人们对原子结构模型的探索。

(提出问题)电子带负电,原子不带电,说明原子内存在着带正电荷的部分,它们是均匀分布还是集中分布的呢?

(进行实验) 1910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实验做法如图:

1)放射源放射性物质放出α粒子(带正电荷) ,质量是电子质量的7000倍;

2)金箔作为靶子,厚度1um,重叠了3000层左右的原子;

3)荧光屏—α粒子打在上面发出闪光;

4)显微镜通过显微镜观察闪光,且通过360度转动可观察不同角度α粒子的到达情况。

(收集证据)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

(猜想与假设)α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

(解释与结论)

1)若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极少数α粒子就 (填不会)发生大角度散射。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

21um金箔包含了3000层金原子,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说明

A.原子的质量是均匀分布的 B.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3)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探究经历了三个过程,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你认为原子结构为以下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不科学的是( )

A. 一般未受污染的天然降水的

B. 长期盛放溶液的试剂瓶不易打开,是因为与瓶中的反应导致瓶内气体减少形成“负压”

C. 严格地讲实验室使用“通风橱”防污染是不负责任的,因实验产生的有害气体没有得到转化或吸收

D. 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分子受热膨胀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金属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

11为放置在空气中的铁锅其中最容易生锈的部位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22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B铝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3

C铝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D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

3在研究金属性质时某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将一定量铁粉加入到硫酸锌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然后对滤纸上的物质进行分析和实验。

【提出问题】滤纸上的物质是什么?

【做出猜想】甲认为只有铜;乙认为是铜和铁的混合物;丙认为是铜、铁、锌的混合物。

【交流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丙的猜想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与结论】同学们通过实验确定了滤纸上物质的成分请填写下表空白。

实验步骤

现象和结论

有关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

取少量滤纸上剩余的物质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适量的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4钢铁是人类生活和生产中非常重要的材料。

①工业炼铁的反应过程如图3所示。其中焦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②在工业冶炼中要得到224 t理论上需要含Fe2O380%的赤铁矿石的质量是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图像与对应的表述一致的是(

A.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B. 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不断加入锌粉,溶液的质量变化

C. 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D. 向稀硫酸中加水,溶液pH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标签残缺的硫酸铜溶液。为了测定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他取50 g该溶液,逐滴加入NaOH溶液,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成Cu(OH)2的质量为__________g。

(2)计算该硫酸铜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

(3)在实验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0至b段溶液中溶质质量逐渐增加

B.abc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均为一种

C.向c点对应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

D.整个过程中,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一直在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中学化学定量实验中,经常要用量筒来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或对一定体积的液体进行读数.由于实验者观察方法不正确,而造成所量取液体的体积或读出的体积数值存在误差.读数时视线应________;量筒的使用经常分两种情况:

对一定体积的溶液进行读数.

如图甲所示使用的是分度值为的量筒正确的读数为________俯视读数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仰视读数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

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如图乙若需量取水,最好选用________的量筒并配合使用________进行量取,若读数时仰视刻度,则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________(大于、小于、等于)

向量筒注入水,俯视读数为,倒出一部分水后,仰视读数为,则实际倒出来的水的体积是________

A.

B.大于

C.小于

D.大于或等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 教材中介绍了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实验 装置如图 1)。

(1)该实验中选择使用汞的优点有______

A. 实验过程中没有污染

B. 在汞槽中起到液封作用

C. 生成的化合物加热分解又能得到汞和氧气

D. 能将密闭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几乎耗尽

(2)实验室常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置如图 2),写出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______

兴趣小组用该方法测出的氧气含量常常远低于 21%。用红磷燃烧的方法为什么 不能准确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可能原因:

装置漏气;

_____,装置内氧气有剩余;

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