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尿素是一种优质的氮肥,其化学式为CO(NH2)2,据此我能计算:
(1)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
(2)一袋50 kg的尿素中氢元素的质量是_________kg(保留一位小数)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一: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用的收集装置____________。
(3)图E所示,将二氧化碳倒入烧杯中,观察到燃烧的蜡烛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该现象的化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已知Fe2O3样品中含有杂质FeS2.兴趣小组用下图装置测定样品中FeS2含量。称取mg样品置于玻璃管Y内。充分灼烧该样品,根据实验后装置Z增加的质量推算FeS2质量(装置管内发生反应:4FeS2+11O22Fe2O3+8SO2)
(4)连接好仪器,检查整套装置的气密性:在装置Z中加水至浸没长导管末端,关闭开关b,加热玻璃管Y,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5)使用“实验一 ”装置B制得的氧气进行实验,装置X瓶内需盛放的干燥剂是________________。
玻璃管Y内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若立即停止通入氧气,会导致误差,其原因是___________。
(6)若将通入的氧气改为空气进行同样的实验(样品反应完全),则测得FeS2含量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数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组物质能够在pH=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为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 KCl、NaCl、Na2CO3 B. KNO3、Ca(NO3)2、NH4Cl
C. CuSO4、H2SO4、MgCl2 D. AgNO3、NaNO3、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废旧酸性锌锰干电池结构及主要成分示意如图。
某兴趣小组拟采用如下方法回收其中的几种物质。试回答下列问题。
(1)回收废旧干电池可以减少固体废弃物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环境的污染。
(2)实验室进行操作1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__________。
(3)固体B回收后常用作化肥,则检验固体B中阳离子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回收过程中要除去溶液D中过量的H2O2后才能进行后续操作,如利用流程中的物质达到此目的,操作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虚线框里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另设计一种方案完成虚线框内流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中,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
(2)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代号,下同)__________________,最好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_。
(3)加热固体碳酸氢钠或固体碳酸氢铵都能产生CO2,其化学方程式分别是:
①2NaHCO3Na2CO3+H2O+CO2↑ ②NH4HCO3NH3↑+H2O+CO2↑
某同学采用反应①的方法制取CO2,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_,他不选择反应②制取CO2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向CuO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充分反应后冷却、过滤,在滤液中放入一枚洁净的铁钉,发现铁钉表面无任何变化。据此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滤液中一定含有FeSO4,可能含有H2SO4
B.滤液中可能有CuSO4
C.滤渣里一定有Cu,可能有Fe和CuO
D.滤渣里一定有Cu和F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N2、CO、CO2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石灰水,再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再冷却到室温,剩余气体是
A.N2 B.CO2、N2 C.CO2 D.CO、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