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

A B C D

A. 向一定量稀硫酸中滴入水 B. 向一定量纯碱和烧碱的混合溶液中滴入盐酸

C. 一定温度时向一定量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钠 D. 向一定量二氧化镭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答案】B

【解析】A、向一定量稀硫酸中滴入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小,即溶液变稀了,但是溶液仍然呈酸性,所以溶液的pH仍然小于7,错误;B、向一定量纯碱和烧碱的混合溶液中滴入盐酸,先发生盐酸与烧碱的中和反应,所以开始时没有气体生成,烧碱反应完后,滴入的盐酸与纯碱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由于纯碱的量是一定的,所以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量也是一定的,正确;C、由于氧化钙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氧化钙反应消耗了饱和溶液中的水,而使饱和溶液因减少溶剂水而析出固体,饱和溶液的溶质、溶剂质量同时减少,所以溶液的质量减少,错误;D、在该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只能改变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速率,但二氧化锰本身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是不变的,错误。;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如下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其中属于阴离子的是_________;在化学反应中能够得到电子变成原子的是_________

(2)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__

A.它们的原子序数不相同

B.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C.它们都属于金属元素

D.它们都是稳定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00g水中不断加入固体A或改变温度,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资料:A的溶解度

温度/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37.2

41.4

45.8

50.4

55.2

A. ②中A的质量分数最大 B. ③⑤中A的质量分数相等

C. ②④⑤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D. ①③④⑤中没有固体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黄铜矿(主要成分CuFeS2)经初步处理后,所得溶液甲中的溶质为Fe2(SO4)3、CuSO4H2SO4。某同学通过废铁屑与溶液甲反应,制取补血剂原料碳酸亚铁并回收铜。主要步骤如图所示:

(1)Fe2(SO4)3与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xFe2(SO4)3yFe===zFeSO4,其中xyz为化学计量数,z的值为____

(2)步骤Ⅰ中,生成铜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3)步骤Ⅰ中,废铁屑含有少量铁锈,对产物的成分没有影响,原因是____________

(4)步骤Ⅱ中加入一种可溶性试剂可实现其转化,从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分析,该试剂可以是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5)步骤Ⅲ回收铜的方法为 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

(l)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B.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最理想的燃料是汽油

C.可燃冰将成为未来新能源,其中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

(2)煤燃烧时排放出的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有可能会导致降雨的酸性增强。我们把pH______5.6(填“>”“=”或“<”)的降雨称为酸雨。某电厂为防止环境污染,用石灰石浆来吸收二氧化硫,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CO3 +2SO2+O2=2CaSO4+2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研究发现,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甲醇(CH3OH)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将一定质量的甲醇与4.4g氧气混合于密闭容器内,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8CH3OH+xO2mCO22CO+16H2O。当反应物完全耗尽且全部转化为生成物时,有3.6g水生成,同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下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改进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氧气无须提前制备和收集

B. 用塑料瓶代替集气瓶,实验更安全

C. 该装置也可用于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制备、干燥和检验

D.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产生黑色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应用和相应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

A. 工业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置换反应

B. 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制钡餐: 复分解反应

C. 认识水的组成的开始: 化合反应

D. 工业用碳酸钙制二氧化碳: 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中有许多概念是相对的,又是统一的。下图反映了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浓溶液以及稀溶液的关系。

(1)从图中可以看出,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9%的医用生理盐水可归于图中____区域(”“”“”);现有一瓶接近饱和的NaCl溶液,若要使它变为饱和溶液,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学习小组在探究CO2NaOH溶液反应的实验中,先用铝制易拉罐收集满一罐CO2气体,然后迅速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浓溶液,立即将易拉罐口封闭(不漏气),轻轻摇动易拉罐,发现易拉罐很快变瘪,但过一段时间后,易拉罐又重新鼓起来(反应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忽略不计)

【提出问题】易拉罐为什么先瘪后鼓?

【分析猜想】易拉罐开始时变瘪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易拉罐重新鼓起的原因是易拉罐中又生成了气体A,其成分极有可能是CO2H2

【查阅资料】(1)Na2CO3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只有在高温条件下才会分解;

(2)铝单质比较容易被酸、碱腐蚀。

【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为了检验铝制易拉罐中重新生成的气体成分,小组又进行如下实验,并记录了相应的实验现象: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将易拉罐口打开,迅速用燃着的木条伸入罐口

发出的一声,产生淡蓝色火焰,片刻后熄灭

说明罐中重新生成的气体A________

②取少量铝片于试管中,先加入适量的水,片刻后再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先加水,没有明显变化,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

说明铝能与________溶液反应

③取少量易拉罐中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产生了无色无味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说明原CO2气体被NaOH溶液吸收

【实验结论】(1)铝制易拉罐变瘪的原因是CO2NaOH溶液吸收;

(2)铝制易拉罐重新鼓起的原因是铝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了气体。

【反思评价】(1)实验②先加水,后加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组根据实验探究获得一条对金属铝化学性质的新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AlNaOH溶液反应产生了气体的同时还生成另一种书写形式类似于KMnO4的盐,请完成下列反应化学方程式:2Al2NaOH2H2O===2________3A↑。当然,本实验只是初步探究,还有进一步探究的价值,有待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去深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