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以下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基本经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 制取氧气
B. 稀释浓硫酸
C. 检查装置气密性
D. 粗盐过滤

【答案】A
【解析】解:A、实验室用固液常温型制取氧气时,为防止产生的氧气从长颈漏斗中逸出,长颈漏斗的末端应伸入液面以下,图中长颈漏斗的末端没有伸入液面以下,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A.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和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需要了解过滤操作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有:①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②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③滤纸破损;装置气密性检查:先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贴容器外壁,稍停片刻,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掌,导管口部有水柱上升,稍停片刻,水柱并不回落,就说明装置不漏气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乙>甲=丙
B.t2℃100g甲物质饱和溶液中含有60g甲
C.将丙物质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
D.t2℃时,分别用100g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再降温到t1℃,析出无水晶体的质量:甲>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如图1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装置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
(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共热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可选用的装置组合是 , 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若改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作的改动是
(3)实验室利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 如果利用G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端通入(填“b”或“c”),用C装置代替B装置,收集满气体后,C装置的操作是
(4)为研究二氧化碳会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采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通入二氧化碳后,看到现象,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若对原装置改动继续实验,看到石灰水变浑浊,也能达到目的,改进的方法是; 若将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的酒精溶液,观察到溶液由澄清变浑浊,解释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人体内一些液体的近似pH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 血浆(7.35﹣7.45) B. 胃液(0.9﹣1.5)

C. 唾液(6.6﹣7.1) D. 尿液(4.7﹣8.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6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四届“世界水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水与就业”.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解水可以得到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填“分子”、“原子”、“元素”或“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2)生活中,人们常采用的方法,既降低水的硬度,又杀菌消毒.
(3)小红用空瓶盛装了一瓶大熊山上某处的泉水带回实验室进行实验,用肥皂水检验泉水时的实验现象如图所示,则该泉水属于(选填“硬水”或“软水”).
(4)请你列举一种生活中具体的节水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64%,将该气体5g通过足量的灼热的CuO粉末,完全反应后,气体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是(
A.5g
B.6.7g
C.15g
D.2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
(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①2个氢原子;②硫酸根离子; ③氧化钾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2)写出符号“3H2O”中数字的含义: ①“3”表示;“2”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NO和NO2具有下列不同性质,通常情况下,NO是无色气体,难溶于水;NO2是红棕色气体,易溶干水.如图,将一支充满NO2的试管倒立在盛水的烧杯中.NO2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写出反应方程式 , 反应完全后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量筒量取溶液,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9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

A、小于6毫升 B、大于6毫升 C、等于6毫升 D、无法确定范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