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分)某地盛产石灰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某节课上同学们对碳酸钙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剩余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剩余固体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A全部是碳酸钙    B                  C碳酸钙和氧化钙的混合物
【设计并完成实验】请填写(1)中结论和(2)中的实验步骤及实验现象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振荡后静置,再滴几滴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
剩余固体成分中一定含有
         。(填化学式)
(2)
 
剩余固体成分中一定含有碳酸钙。
 【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得出,原A、B、C三个假设中,假设       (填字母)成立。
【讨论交流】有同学提出证明实验(1)的结论可用“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振荡,直接通入CO2,看溶液是否变浑浊”的方案也行。你是否赞成他的观点,       原因是                                                                            
【猜想与假设】全部是氧化钙(1分)【设计并完成实验】(1)CaO(1分)(2)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适量稀盐酸,观察现象。(1分)有大量气泡产生(1分)【实验结论】C;【讨论交流】不赞成(1分)CaO与水反应生成的Ca(OH)2微溶于水,溶液变浑浊不能说明是CO2与Ca(OH)2反应的产物所致。
 
试题分析:【猜想与假设】根据反应进行的程度进行猜想,可能为全部是氧化钙;【设计并完成实验】(1)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振荡后静置,再滴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剩余固体成分中一定含有CaO (2)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适量稀盐酸,观察现象。有大量气泡产生,剩余固体成分中一定含有碳酸钙;【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得出,原A、B、C三个假设中,假设B成立;【讨论交流】有同学提出证明实验(1)的结论可用“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振荡,直接通入CO2,看溶液是否变浑浊”的方案也行。不赞成他的观点,因为CaO与水反应生成的Ca(OH)2微溶于水,溶液变浑浊不能说明是CO2与Ca(OH)2反应的产物所致。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5分)取三支注射器,编号A、B、C。A中装氢氧化钠溶液,B中装澄清石灰水,C中装稀盐酸,如图所示装置,按以下步骤进行实验:

①用A向锥形瓶内注入氢氧化钠溶液,振荡,溶液无明显变化;
②换B抽取锥形瓶内的气体,石灰水没有变化;
③换C向锥形瓶内滴加稀盐酸,开始没有气泡,过一会产生大量气泡;
④换B抽取锥形瓶内的气体,石灰水变浑浊。
⑴写出锥形瓶内发生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⑵描述气球在实验过程中是如何变化的。
⑶滴加稀盐酸刚开始没有气泡产生,推测一个可能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为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某同学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现象①③说明物质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B.现象②③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C.现象①②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
D.现象②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实验方案中,不能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是
A.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后再滴加稀盐酸,有气体生成
B.向装有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几滴酚酞溶液,再不断滴入稀盐酸
C.用pH试纸测氢氧化钠溶液pH,再滴加稀盐酸,pH逐渐降低,最终小于7
D.向装有少量稀盐酸的试管中滴加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再向其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推断题

(6分)A为含三种元素的钠盐,C为相对分子质量为100的白色不溶物,请填空:

(1)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
(2)D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还可能含有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8分)有位化学教师取用生石灰时,发现装满生石灰的塑料试剂瓶已经膨胀破裂,于是请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1)取一定量样品于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充分搅拌,用手触摸烧杯外壁,无明显现象。由此说明该样品中不含有                  
(2)对该样品成分进行了如下猜想:
猜想① Ca(OH)2     猜想② Ca(OH)2和 CaCO3的混合物     猜想③ CaCO3
以下是某同学对猜想②进行的探究,请你补充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与结论
 
 
                                     
说明固体中含有Ca(OH)2
 
 
                                   
说明固体中含有Ca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8分)被蚊虫叮咬过的感觉是又痛又痒。同学们从化学课上知道:蚊虫叮咬时能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刺激皮肤。课外兴趣小组同学决定对蚁酸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蚁酸的成分是什么?它有什么性质?
【查阅资料】蚁酸是一种有机酸,化学名称叫做甲酸,化学式为HCOOH;蚁酸在一定条件下会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
【实验探究一】探究蚁酸的酸性。
(1)向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溶液颜色变成     色,说明蚁酸溶液显酸性;
(2)将锌粒放入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该气体是          (填化学式)。
【实验探究二】探究蚁酸分解的两种产物。
(1)李芳同学推测出生成物中含有水,依据的原理是                                   
(2)另一种生成物是气体,小丽提出两种猜想:
猜想①:该气体是CO2 
猜想②:该气体是              
【设计实验】(1)先检验生成物水。将分解产生的气体通过装有               的U型管 
(2)再检验另一种气体。将分解产生的气体再通过如图装置(铁架台已略去),观察现象。实验时装置A中无明显变化,装置C变浑浊,则                (填“猜想①”或“猜想②”)不成立。

【讨论交流】经分析该装置还有一缺陷,你的改进措施是                            
【拓展延伸】当你被蚊虫叮咬后,在叮咬处涂抹下列物质中的              ,不能减轻痛痒。
A.氨水B.肥皂水C.食醋D.纯碱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8分)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无明显现象,某化学兴趣小组为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一】小云在试管中加入约2mL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入2滴酚酞溶液,振荡,溶液变为红色。然后向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观察到溶液         ,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思评价】 小霞提出也可以使用石蕊试液代替无色酚酞进行上述实验。你认为    (填“无色酚酞”或“石蕊试液”)更适合用于验证二者恰好完全反应,你的理由是     
【实验探究二】小兰同学将不同浓度的盐酸和NaOH溶液各10 mL混合,用温度计测定室温下混合前后温度的变化,并记录了每次混合前后温度的升高值△t(如下表)。
编号
盐酸
NaOH溶液
△t/℃
1
3.65﹪
2.00﹪
3.5
2
3.65﹪
4.00﹪
x
3
7.30﹪
8.00﹪
14
 
表中x =       
【反思评价】某同学在没使用温度计的情况下,通过右图所示装置完成了实验。则该同学根据
       判断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但有同学认为单凭此现象不足以说明该反应放热,其理由是        

【拓展延伸】不是所有的碱与盐酸反应都无明显现象,例如     (填一种碱)与盐酸反应就有明显的实验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10分)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
产生了兴趣,请你参与:
【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不完全燃烧生成CO;无水CuSO4遇水变蓝。
【猜想与假设】:甲:CO2 、H2O ;          乙: CO、H2O;
丙: NH3 、CO2 、H2O;   丁: CO2 、CO、H2O 。
你认为      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与假设,将甲烷在一定量的O2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下列
装置:
 
(1)A、B装置的顺序能否颠倒?(填“能”或“否”)       
(2)实验中用纯净O2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                                
(3)实验中观察到A中无水CuSO4变蓝,B、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由此推断   同学猜想成立;
(4)请写出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