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05?平谷区一模)由于氢氧化钠固体久置于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
水分
水分
而潮解,还能跟空气中的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反应而变质,所以氢氧化钠必须密封保存;欲检验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应选用的试剂是
稀盐酸
稀盐酸
;欲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碳酸钠,应选用的试剂是
氢氧化钙溶液
氢氧化钙溶液
分析:根据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必须密封保存的原因;氢氧化钠溶液变质后生成的杂质是碳酸钠,因此检验是否变质即检验是否存在碳酸根离子;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固体氢氧化钠必须密封保存,这是因为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发生潮解;还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
氢氧化钠溶液变质后生成的杂质是碳酸钠,检验是否变质即检验是否存在碳酸根离子,稀盐酸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气体,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无明显现象,故根据是否产生气泡能用来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要除去NaOH溶液中的碳酸钠,实质就是除去碳酸根离子,可利用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溶液,然后过滤即可,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
故答案为:水分;二氧化碳;稀盐酸;氢氧化钙溶液.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氢氧化钠的性质、碳酸盐的检验方法与除杂方法,掌握氢氧化钠的性质、碳酸盐的检验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05?平谷区一模)某课外小组为了验证可燃物燃烧条件,用白磷等为原料设计的一组实验.实验前他们查找了白磷的着火点为40℃.实验过程如图
请根据上述实验判断其中白磷能发生燃烧的是(填代号)
C
C
,理由是
白磷既与氧气接触,又达到了着火点
白磷既与氧气接触,又达到了着火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05?平谷区一模)某白色固体可能是由NaCl、BaCl2、KNO3、Na2CO3、Na2SO4、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为确定其组成按图所示进行实验.
(1)由上述实验可推断此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
BaCl2、Na2CO3
BaCl2、Na2CO3
,一定不含有
Na2SO4、CuSO4
Na2SO4、CuSO4
,可能含有
NaCl、KNO3
NaCl、KNO3

(2)写出向无色滤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Cl+AgNO3═AgCl↓+NaNO3
NaCl+AgNO3═AgCl↓+NaNO3

(3)写出原白色固体加足量水后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CO3+BaCl2═BaCO3↓+2NaCl
Na2CO3+BaCl2═BaCO3↓+2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05?平谷区一模)请用①烧杯、②集气瓶、③漏斗、④量筒、⑤蒸发皿五种仪器中的一种作为主要仪器,完成下列操作.将所选仪器的序号填入相应空格内.
收集气体:
,量取液体:
,溶解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05?平谷区一模)根据下列实验装置,请回答:

(1)实验室制O2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
 MnO2 
.
 
2H2O+O2
2H2O2
 MnO2 
.
 
2H2O+O2
,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代号)
;收集装置是(填代号)

(2)实验室制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CaCO3+2HCl═CaCl2+H2O+CO2
,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代号)
.若选用图2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CO2时,气体应从(填a或b)
a
a
口进入,原因是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05?平谷区一模)将稀盐酸与氢氧化钾溶液混合后,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呢?针对这一问题,请你根据初中化学所学知识完成如下探究活动方案中的空格部分:
(1)提出假设:
盐酸和氢氧化钾能发生反应
盐酸和氢氧化钾能发生反应

(2)查阅资料: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蒸馏水、酸溶液和中性的盐溶液都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氯化钾溶液呈中性.
(3)实验方案:
用试管取少量混合后的溶液,向其中滴加
酚酞
酚酞
试液;①若溶液呈无色,得出的结论是:
盐酸和氢氧化钾发生反应
盐酸和氢氧化钾发生反应
;②若溶液呈红色,下面应进行的实验、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和得出的结论是:
向溶液中继续滴加稀盐酸,可看到红色慢慢消失直到无色,说明氢氧化钾和盐酸发生了反应
向溶液中继续滴加稀盐酸,可看到红色慢慢消失直到无色,说明氢氧化钾和盐酸发生了反应

(4)结论:由上述实验得出上述假设
成立
成立
(填成立或不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