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08?崇明县二模)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的.
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反应装置是______(填字母代号),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完毕后,停止加热时的操作顺序是先______,然后______,以防止水倒吸进入热的试管中,造成试管破裂.
(3)双氧水(H2O2)是一种无色液体,常用于消毒、漂白等,加热到一定温度会放出氧气,而加入MnO2后,常温下可迅速分解,并生成水和氧气.写出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H2O+O2
【答案】分析:(1)由图可以直接写出仪器名称
(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反应装置和反应原理:固体+固体,且需要加热,所以选用A装置;并回顾操作步骤:“查装定点收移熄”并要注意各步骤中的注意事项.
(3)熟练记忆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2H2O2 2H2O+O2↑       2KClO3 2KCl+3O2↑     CaCO3+2HCl═CaCl2+H2O+CO2
(4)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装置和反应原理:使用固体+液体反应,不需加热,所以可在B装置中进行;收集装置的选择主要利用气体的物理性质
解答:解:
(1)由图可知,直接写出装置中的常用仪器:试管,集气瓶.
(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反应装置和反应原理:固体+固体,且需要加热,所以选用A装置;在实验结束是,如果先停止加热再撤导管,
可能会由于试管内温度降低,压强变小而引起水的倒流引起试管炸裂,所以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发生我们要:先撤导管,再停止加热.
(3)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反应生成氧气的方程式为:2H2O22H2O+O2
(4)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装置和反应原理:使用固体+液体反应,不需加热,所以可在B装置中制取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在选择气体的收集方法时,根据气体的水溶性和密度比空气是大还是小来选择收集方法,故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能够溶于水,所以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用C装置来收集.
故本题答案为:
(1)试管,集气瓶
(2)A,把导管移出水面,熄灭酒精灯
(3)2H2O22H2O+O2
(4)B,CaCO3+2HCl═CaCl2+H2O+CO2↑,
相同条件下,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或能与水反应)
点评:整理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反应装置和反应原理,口诀记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并且熟记化学方程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08年上海市崇明县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2008?崇明县二模)近几年,为了使汽油燃烧得更加充分而且减少燃烧过程产生的有害物质,人们在汽油中掺入一定量的乙醇(C2H5OH),并称之为乙醇汽油.乙醇属于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摩尔质量为______.乙醇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写出乙醇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CO2+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08年上海市崇明县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2008?崇明县二模)某同学想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进行下列实验操作:取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30mL,用温度计测出其温度为13℃.然后向其中加入5.6gNaOH固体,恰好完全反应.再用温度计测出温度为22℃.由此,该同学得出NaOH与稀硫酸发生的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的结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所得出结论的依据是否科学?______(选填“科学”或“不科学”)
理由是 ______;
(2)根据本实验的目的,请你改进他的实验操作 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08年上海市崇明县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2008?崇明县二模)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14g,常温下溶解在87g水中;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氯化钙溶液.加入氯化钙溶液的质量与生成的沉淀质量的关系如图:
(1)图象中表示恰好完全反应的点是______;
(2)求原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3)求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08年上海市崇明县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2008?崇明县二模)为了检验银粉中是否不小心混入了铁粉,某实验室作了如下实验:实验人员首先取少量样品,加入稀硫酸,发现样品中有气泡产生,于是他证明了样品中一定含有铁粉.
实验人员为了进一步确定样品中银的质量分数,他又进行了如下操作:(A)取两药匙样品,加入过量稀硫酸;(B)待充分反应后,取出不溶物;(C)将不溶物充分洗涤、干燥.
(1)能证明步骤B中充分反应的是 ______.
(2)步骤B中主要操作名称是 ______;
(3)这样的实验过程他还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理由是 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