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图中铁架台均已略去).先在试管Ⅱ中加入试剂乙,然后在试管Ⅰ中加入试剂甲,立即塞紧橡皮塞,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Ⅱ中有白色沉淀生成.符合以上实验现象的一组试剂是
A. 甲:NaHCO3、稀HCl;乙:NaOH溶液
B. 甲:Al、稀H2SO4;乙:Ba(NO3)2溶液
C. 甲:MgO、稀盐酸;乙:AgNO3
D. 甲:Cu、稀H2SO4;乙:BaCl2溶液
【答案】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之间反应的现象,根据该装置的特点,导管是伸入液面以下,所以试管Ⅱ中有白色沉淀生成的原因可能是:I中生成的气体排不出去,气压增大,将I中的液体压入Ⅱ中,与Ⅱ中的液体反应生成沉淀,根据以上分析,结合四个选项中物质之间反应的现象即可选择出正确选项。:A、I中NaHCO3和稀HCl反应会生成气体二氧化碳、氯化钠和水,气体排不出去,气压增大,将I中的氯化钠、或者未反应的盐酸压入Ⅱ中与NaOH溶液,盐酸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氯化钠和水,氯化钠与氢氧化钠不反应,看不到浑浊,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
B、I中Al和稀H2SO4反应会生成气体氢气,试管内气压增大,将生成的硫酸铝和稀H2SO4压入Ⅱ中,二者均会与Ba(NO3)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的硫酸钡沉淀,符合实验现象,正确;
C、I中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无气体生成,所以I中液体不会进入Ⅱ中,故无白色沉淀生成,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
D、I中铜和稀硫酸不会反应不会有液体被压入Ⅱ中,溶液不会变浑浊,不符合实验现象,故D错误;故选B。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山西省是重要的煤化工基地,煤及其相关产品是转型发展的方向之一,以煤层气(主要成分是甲烷)、焦炭、水、空气为原料,可制得若干产品,部分生产过程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②是利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进行分离的,该变化是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写出①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无机物可以转化成有机物
b氮气在工业上可用于制尿素、硝酸铵等氮肥
c生产过程使煤及其相关产品得到了综合利用
(4)尿素和NH4NO3都是氮肥,其中NH4NO3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100gNH4NO3中氮元素的质量为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中和73g的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如图所示。请计算:
(1)盐酸和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配制5%的氢氧化钠溶液100g,需要水________克。
(3)当a为80g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结果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A、B、C、D、甲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甲为参与大气循环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省略):
(1)若A、B的组成元素相同,则甲为 (填化学式)。
(2)若反应②为复分解反应,则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实验中得出的结果正确的是( )
A. 此实验b中酚酞变红,证明分子总在不断运动
B. 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说明甲烷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C. 在冰面上小华推小明,自己却向后运动,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做圆周运动,说明物体运动需要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图是以空气等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2)2]的流程。请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1)空气属于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X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其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分离空气的过程属于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空气中含有的少量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_________(填“活泼”或“稳定”)。
(4)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__________(填“大”或“小”)。
(5)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天然气属于__________再生资源(填“可”或“不可”)。
②点燃CH4之前应__________。 8g CH4完全燃烧消耗32gO2,生成agCO2和18gH2O,则a=__________。
③由CH4在该流程中的作用表明:化学反应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也会伴随有________变化(填“能量”或“原子个数”)。
(6)尿素属于_______(填“氮肥”、“磷肥”或“钾肥”);写出NH3合成尿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小组同学分别完成了图1所示的3个实验(图中a处连接压强传感器)。图2中的曲线1、2、3分别表示加入等体积相应液体后,烧瓶1、2、3内压强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由于注入液体压缩了瓶内的气体,所以三个实验的起始阶段压强都快速增大
B. 对比曲线1和2可知,二氧化碳和水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C. 对比曲线1和3可知,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D. 对比曲线2和3可知,40% NaOH溶液比饱和石灰水更适合吸收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图(图中的微粒恰好完全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丁的化学式为_____
(2)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_____。(填最简整数比)
(3)由该图可知,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和实际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小明一家人驾车去郊游,汽车的燃料是乙醇汽油,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野炊时,小明发现潮湿的木柴不如干燥的木柴更容易燃烧。从燃烧的条件分析,潮湿的木柴烧不易燃烧的原因_____。他家的野炊食谱为:馒头、鸡蛋、牛肉干、花生米。从营养合理搭配的角度来看,你认为还应添加_____(填一种食品)会更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