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过氧化氢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实验小组对过氧化氢的某些性质进行研究。
Ⅰ.不稳定性
(1)如上图所示进行实验,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能用排水法收集O2的原因是______。
(3)探究温度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同学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 ① | ② | ③ |
H2O2溶液的浓度 % | 30 | 30 | 30 |
H2O2溶液的体积/mL | 6 | 6 | 6 |
温度/℃ | 20 | 35 | 55 |
MnO2的用量/g | 0 | 0 | 0 |
收集O2的体积/mL | 0 | 1.9 | 7.8 |
反应时间 | 40 min | 40 min | 40 min |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Ⅱ.腐蚀性
(查阅资料)H2O2溶液有腐蚀性。
(进行实验)
同学们用铜片设计实验验证H2O2溶液的腐蚀性。(各组实验中H2O2溶液和稀硫酸所用浓度均相同)
将铜片分别浸泡在3种溶液中进行实验,如下表。
(解释与结论)
(4)实验①的作用是______。
(5)能说明铜片被腐蚀与H2O2溶液和稀硫酸均有关的实验组是______。
(6)铜片被腐蚀的反应如下,补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 + H2O2+ H2SO4=== CuSO4 +□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同学们用如图实验装置来探究水的组成。
(1)a管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检验b管内气体的操作是:先______,再打开活塞。
(2)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该实验的结论是______。
(4)下图是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请空白方框中画出_______微观图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纯净的臭氧(O3)在常温下是天蓝色的气体,有难闻的鱼腥臭味,不稳定,易转化为氧气。它虽然是空气质量播报中提及的大气污染物,但臭氧层中的臭氧能吸收紫外线,保护地面生物不受伤害。而且近年来臭氧的应用发展较快,很受人们的重视。
生产中大量使用的臭氧通常由以下方法制得。
臭氧处理饮用水。早在19世纪中期的欧洲,臭氧已被用于饮用水处理。由于臭氧有强氧化性,可以与水中的有害化合物(如硫化铅)发生反应,处理效果好,不会产生异味。
臭氧做漂白剂。许多有机色素的分子遇臭氧后会被破坏,成为无色物质。因此,臭氧可作为漂白剂,用来漂白麻、棉、纸张等。实践证明,臭氧的漂白作用是氯气的15倍之多。
臭氧用于医用消毒。与传统的消毒剂氯气相比,臭氧有许多优点,如表1所示。
表1 臭氧和氯气的消毒情况对比
消毒效果 | 消毒所需时间(0.2 mg/L) | 二次污染 | 投资成本 (900 m3设备) | |
臭氧 | 可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芽孢等 | < 5 min | 臭氧很快转化为氧气,无二次污染,高效环保 | 约45万元 |
氯气 | 能杀灭除芽孢以外的大多数微生物,对病毒作用弱 | > 30 min | 刺激皮肤,有难闻气味,对人体有害,有二次污染、残留,用后需大量水冲洗 | 约3~4万元 |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氧气(O2)和臭氧(O3)的共同点______(至少一点)。
(2)臭氧处理饮用水时,利用了臭氧的_____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3)臭氧转化为氧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请在空白方框中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____
(4)依据表1信息,为了快速杀灭病毒,应选择的消毒剂是______。
(5)下列关于臭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臭氧的漂白作用比氯气强
B.由氧气制得臭氧的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也有化学变化
C.臭氧在生产生活中有很多用途,对人类有益无害
D.臭氧稳定性差,不利于储存,其应用可能会受到限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连接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点燃燃烧匙内足量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瓶塞。整个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到现象是______。
(2)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集气瓶内压强的变化为______。
(3)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A.红磷点燃后,燃烧匙缓慢伸入集气瓶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大
B.装置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立即读数,导致测量结果偏大
C.冷却过程中有空气进入集气瓶,导致测量偏小
D.该实验可以说明空气是混合物
(4)该小组同学尝试使用其它物质代替红磷进行上述实验,并且查阅了相关资料,如下所示。
下列物质中,不能用于代替红磷进行该实验的有______。
A. 木炭 B. 铁丝 C. 镁条
(5)该小组同学又查阅了以下的资料:
资料:SO2和NaOH在常温下反应生成H2O和易溶于水的Na2SO3。
据此改进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用硫粉代替红磷进行实验。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将足量的浓氢氧化钠溶液挤入瓶中,并充分振荡。之后打开弹簧夹,实验获得成功。此实验能用硫粉代替红磷的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同学们为研究分子运动,做了如下三个实验。
(1)实验1:从微观角度解释品红在热水中扩散速度快,其原因是______。
(2)实验2:实验现象是______,实验结论是______。
(3)实验3:放置一段时间后,电子秤示数变化是______,从微观角度解释其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应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3)用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
(4)为了获得较为干燥的氧气,应选用的收集装置为______。
(5)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中,集气瓶中要预留一些水,原因是______,该实验的现象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变压吸附法的原理是利用分子筛吸附氮气和氧气能力的差异将二者进行分离。在吸附塔中,通过加压与减压的交替循环,可以使分子筛重复使用,部分过程的示意图如下。
(1)分子筛中发生的变化是______(填“物理变化”或者“化学变化”)。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 变压吸附法制取的氧气中含有稀有气体
B. 变压吸附法制取的氧气中含有二氧化碳
C. 分子筛对氮气的吸附能力与吸附塔内气体压强有关
(3)另一种分离氧气和氮气的方法是先将空气液化,再利用氮气和氧气沸点的差异进行分离。
资料:常压下,氧气的沸点是-183℃,氮气的沸点是-196℃。分离时,氮气和氧气的状态是______(填序号)。
A | B | C | D | |
氧气 | 液态 | 液态 | 气态 | 气态 |
氮气 | 液态 | 气态 | 液态 | 气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信息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人们发现一种带螺纹的矿石,研究时发现该矿石(主要成分是FeS2)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和二氧化硫。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白色固体粉末氯酸钾(KClO3)在二氧化锰(MnO2)作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能生成氯化钾固体和氧气。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剧烈运动后血液中产生了较多乳酸(C3H6O3),使人肌肉酸痛,经过一段时间放松,由于乳酸与吸入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酸痛感消失。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自然界中存在许多循环过程。
(1)自然界中的水通过蒸发、降水、渗透等物理作用由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如图所示),形成循环。水蒸发过程中,从微观角度分析,发生变化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分子大小B.分子间距离C.分子种类
(2)氧循环也是自然界中的一种循环。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___。
(3)下列过程中,能产生氧气的有______(填字母序号)。
A.煤炭燃烧
B.植物的光合作用
C.人的呼吸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分类观是化学学科的重要观念之一。
(1)下列物质:①冰水②人体呼出的气体③稀盐酸④碳酸钠⑤液态氧⑥四氧化三铁⑦水银⑧澄清石灰水⑨氢氧化钠;
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填序号),属于单质的是______(填化学式)。
(2)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从微观角度分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表示化合物的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