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元旦联欢会上,化学老师给同学们表演了一个“水能生火”的魔术(如图所示),他将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放在石棉网上,向棉花上滴了几滴水,棉花立刻燃烧了起来。同学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起来呢?
(提出猜想)a.甲同学认为过氧化钠(NaO)与水反应生成了可以支持燃烧的物质。
b.乙同学又根据燃烧的条件,对甲同学的猜想进行了补充:此反应放热。
(实验与分析)同学们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来验证上述猜想。
(1)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水滴加的速度,看到试管中有气泡产生,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出口,看到木条复燃,证明此气体是__。烧杯中有_______现象出现,从而证明乙同学的猜想。
(2)完成了以上实验,老师介绍该反应的产物共有两种,于是同学们又展开了进一步的研究,继续探究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物质。请你回答:另一种产物必含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过氧化钠不仅可以和水发生反应,也可以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Na2CO3)固体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因此过氧化钠经常被用于潜水艇和防毒面具中提供氧气。
(补充实验)明确了以上性质,丙同学又设计了一个实验(如图):将一团包有过氧化钠粉末的棉花塞到漏斗中,漏斗下方点燃一支包有短蜡烛(蜡烛火焰与棉花不接触),一段时间后棉花燃烧。这主要是因为蜡烛燃烧生成能与过氧化钠(Na2O2)反应的物质_______,同时反应放热。
(实验反思)结合上述实验事实,同学们对于保存过氧化钠固体提出了安全建议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按照课本单元练习上的实验装置做“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如图1所示),但测出的氧气的体积分数明显小于理论值。请参与探究:
(1)提出问题:造成误差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改进课本上的实验装置?
(2)查阅资料:红磷、白磷的一些性质如下表:
颜色、状态 | 熔点/℃ | 着火点/℃ | 密度/(g/cm3) | |
红磷 | 暗红色固体 | 590 | 240 | 2.34 |
白磷 | 白色或黄色固体 | 44.1 | 40 | 1.82 |
(3)猜想与假设:
①可能是导管内原来含有空气,后来又残留有吸入的水。
②你还能作出的猜想是_____、____。
(4)交流与讨论:
某同学认为可用木炭代替红磷来消除误差,他的猜想不合理的原因是______。
(5)探究与反思:
将铜粉放在残余气体中加热,观察到铜粉变黑色,说明__________。
(6)改进实验:
①他们对课本上的实验装置进行了图2所示的改进(其他图2仪器忽略),把红磷换为白磷理由是________。
②大家用改进的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进行实验,待玻璃管冷却、管内白烟消失时,左玻璃管内的液面上升了___格,得到了较准确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火的使用标志着人类文明的伟大进步。
(1)煤燃烧能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黑、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水,这说明煤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____(填元素符号)。
(2)从石油中分离汽油是据汽油与其他成分___不同,该过程发生的是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请同学再举一个在生产或生活中的应用该原理分离混合物的例子_______。汽车发动机中化油器将汽油喷成雾状进入气缸中燃烧,这是采用________促进燃烧。
(3)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C3H8),请写出丙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一旦泄露,遇到明火就可能发生爆炸。请从微观角度解释发生爆炸的原因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高将会导致全球气温变暖。
(1)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消耗主要有以下两个过程:①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水生成葡萄糖(C6H12O6)和氧气。②自然界中的水体吸收二氧化碳。从物质转化的角度看,上述两个反应的反应物相同,而产物却完全不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说:“空气中CO2的含量越少越好”,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填“是”或“否”)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3)二氧化碳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将收集到的CO2与氨气(NH3)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合成重要的化肥一尿素(CO(NH)2),同时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减缓温室效应,我们每个人都要从自己身边做起,比如说少用一次性纸巾。少用一次性纸巾和减缓温室效应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若用装置B排水收集氧气,气体从_____(填“a”或“b”)导管通入瓶内。进行装置C中的实验时瓶底留少量水的作用是______。红热的铁丝在空气中不易燃烧而能够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的微观原因是_______。
(2)对比装置D和C,可以得出关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
(3)某同学连接A、E、F进行实验,A中所加药品不同,F中所加药品相同。
①若实验时E中蜡烛熄灭,F中溶液变浑浊。F中溶液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②若实验时E中蜡烛燃烧更旺,F中溶液变浑浊,则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4)某同学为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如下操作:
①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软质塑料瓶甲中加人约三分之一体积的水,立即紧瓶盖,振荡,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说明二氧化碳的性质是__________。
②取3mL瓶甲中的液体倒入试管乙中,滴加紫色石蒸试液,振荡观察到溶液变__色,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2018年12月8日,搭载着“嫦娥四号”探测器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成功。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
(1)“长征三号乙”的第一、二子级火箭用偏二甲胖(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做推进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8N+2N2O4=3N2+4H2O+2X,则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
(2)“长征三号乙”的第三子级火箭采用液氢、液氧做推进剂。实验室可采用电解水得到氢气,氢气在与直流电源______级相连的电极上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3)2019年5月,中国科学家通过分析“嫦娥四号”发回的数据证实月幔物质中富含橄榄石。镁橄榄石的化学式为MgxSiO4,,已知在该化学物中硅的化合价为+4,则x应为_____。
(4)人类探月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勘探核聚变燃料“He-3”,氦一3原子的原子核是由一个中子和两个质子构成的,则He-3与He-4在构成粒子上的区别是_____。
(5)“嫦娥四号”光伏发电板的主要构成材料是硅,单质硅由石英固体(SiO2)和碳在高温下制得,同时生产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用比较/对比法研究物质。其中比较是指找出两件事物的相同点;对比是指找出两件事物的不同点。下图为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比较A、B两种粒子,其结构的共同点是_________,它们在化学反应中均易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写出B粒子得到电子后形成的离子符号_____,写出B、A两种元素按质量比2:3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2)比较C、D两种粒子,其结构的共同点是________,由此可推断二者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同种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1)厨房里的化学。
①“加碘食盐”、“强化铁酱油”中的“碘”、“铁”指的是____(填“单质”或“元素”)。
②家庭使用的液化石油气可以压缩在钢罐中贮存。液化石油气具有可压缩性的微观原因是___________。
(2)碳是人类利用最早的元素之一。
①新装修的房子内除去甲醛常常使用活性炭,原因是活性炭具有__性。
②“低碳生活”指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尽可能直接或间接减少化石能源消耗,从而降低_____排放量。
(3)水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①生活中可以通过______的方式来降低水的硬度。
②家里的水壶底部产生水垢的主要原因是:硬水中的碳酸氢钙(Ca(HCO3)2)在煮沸后生成了一种不溶性物质、水和CO2。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
A.相同温度下,用两份完全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其中一份加入少量MnO2
B.镁条在氧气中燃烧
C.将水通电一段时间
D.将等质量的粉末状和块状大理石分别于足量完全相同的稀盐酸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测定液化气中丙烷(C3H8)在氧气不足时的燃烧产物,将一定量的丙烷和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 丙烷 | 氧气 | 水 | 二氧化碳 | X |
反应前质量/g | 4.4 | 12.8 | 0 | 0 | 0 |
反应后质量/g | 0 | 0 | 7.2 | 4.4 | a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表中a的值为5.6 B.X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X可能含有氢元素 D.X只含碳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