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208709  208717  208723  208727  208733  208735  208739  208745  208747  208753  208759  208763  208765  208769  208775  208777  208783  208787  208789  208793  208795  208799  208801  208803  208804  208805  208807  208808  208809  208811  208813  208817  208819  208823  208825  208829  208835  208837  208843  208847  208849  208853  208859  208865  208867  208873  208877  208879  208885  208889  208895  208903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复兴号化学动车组五节车厢A~E分别代表初中化学教材中五种常见物质,如图所示“→”表示相邻车厢的物质间转化关系(所涉及反应均为初中常见的化学反应)。其中A是用于医疗急救的气体,B是黑色固体,DE是显碱性的不同类别物质,且D广泛用于玻璃和洗涤剂生产。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

(2)D→E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图中转化关系中一定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4)只有能与门两边的车厢都反应的旅客才可从此门上车,则旅客盐酸可以从____(填序号)顺利上车,盐酸与E反应的实质是_____

①门1 ②门2 ③门3 ④门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提供下列仪器:

1)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得CO2并观察CO2与石蕊溶液反应的现象,所需仪器按组装顺序依次是_____(填序号),发生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O2,所需仪器按组装顺序依次是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二氧化碳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

早在公元三世纪,我国西晋时期的张华在其所著的《博物志》中就有烧白石作白灰既讫.....”的记载,其中白石即石灰石,同时生成CO2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化石燃料的消耗量急剧增加,释放的CO2越来越多。当大气中CO2等气体的含量升高时,会增强大气对太阳光中红外线辐射的吸收,阻止地球表面的热量向外散发,从而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全球气候变暖。

科学家一直致力于将CO2分离回收、循环利用和再生转化成资源。化学吸收法是利用吸收剂与CO2发生化学反应来吸收分离CO2的方法,常见的吸收剂有氢氧化钠、氨氧化钙、碳酸钾溶液以及各类胺溶液等。CO2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会发生生成甲醇、一氧化碳和甲烷等一系列反应,实现再生转化。我国科学家在催化剂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分别合成出了ZnGa2O4介孔光催化材料和单晶纳米带,并将其用于CO2的光还原,成功地实现了将CO2转化为碳氢化合物燃料。

请回答:

(1)《博物志》中所记载白灰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__

(2)CO2的用途有_______(1条即可)。温室效应加剧对环境的影响有_____(1条即可)

(3)ZnGa2O4Ga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

(4)用碳酸钾溶液吸收CO2时,产物是KHC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5)一定条件下,CO2H2反应生成CH4H2O。请在以下框图中将该反应的微观粒子补充完整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能源与环境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如图是某太阳能电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标物质,含有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1种即可)

(2)太阳能电池中多处使用合金,合金与纯金属相比,有许多优良性能。如:______(写出1条即可)

(3)推广使用太阳能电池的意义是______(写出1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KNO3 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0~60℃,KNO3 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60℃时的 KNO3 饱和溶液降温至 20℃,有晶体析出

C.20℃,100g 水中最多能溶解 31.6g KNO3

D.60℃时,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 60% KNO3 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钢是铁的合金。为测定某钢样中铁的质量分数,取11.4 g钢样,向其中加入稀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不考虑钢样中其它成分与稀硫酸的反应)。

1)完全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_g

2)计算此钢样中铁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将一只烧杯罩在2支高低不同的燃着的蜡烛上(如图1所示),发现总是高的蜡烛先熄灭。请你同他们一起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为什么高的蜡烛先熄灭?

(猜想假设)猜想1:高的蜡烛先灭是因为上部的二氧化碳浓度高;猜想2:高的蜡烛先灭是因为上部的氧气先被消耗。

(实验探究1)为了验证猜想1是否成立,冰冰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浸有澄清石灰水的滤纸条分别放在烧杯的顶部和底部,在滤纸条上滴加酚酞,变色后,用烧杯罩住点燃的高低蜡烛,观察高低滤纸条褪色顺序(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_________

猜想1成立,该实验涉及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明明对冰冰的结论表示怀疑,他用图乙装置收集一瓶80%二氧化碳和20%氧气的混合气体,然后将燃着的蜡烛伸入收集的混合气体瓶中,发现_________,从而证明冰冰的结论不正确。

(实验探究2)明明为了验证猜想2,他利用手持技术实验,用O2CO2传感器在烧杯顶部测量杯内两支蜡烛从点燃到全部熄灭后,杯内O2CO2的浓度变化,如图丙所示,图中______(填上方下方)的曲线表示CO2浓度的变化。反应后剩余氧气浓度为15.65%,二氧化碳浓度为1.898%,氧气浓度明显下降,二氧化碳浓度却增大不多。

(实验结论)___________

(反思评价)根据图2中上面一条曲线(装置内氧气浓度)变化分析,在________(填“A”“B”“C”“D”)点时蜡烛全部熄灭:请解释曲线AB段、BC段、CD段变化的原因。

AB段:_____________BC段:___________CD段: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84消毒液是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消毒液,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实验小组对其进行研究。

(查阅资料)

. NaClO溶液呈碱性。

.消毒杀菌的原理是使菌体蛋白质变性,变性程度越大,消毒液消毒杀菌效果越好。鸡蛋清中的蛋白质发生变性反应时变为白色固体物质。

.ORP84消毒液的漂白能力,ORP数值越大,84消毒液的漂白能力越强。

(进行实验)

实验1:制备84消毒液

某同学制作了一种84消毒液发生器(如图所示),用石墨作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即可制得消毒液。

实验2:在鸡蛋清中加入不同浓度的消毒液,静置15min现象如下表。

序号

2-1

2-2

2-3

2-4

实验

操作

实验现象

液体表面产生大量气泡,无其他现象

液体中产生大量白色固体

液体中产生少量白色固体

液体中产生极少量白色固体

实验3:探究84消毒液漂白性的影响因素

序号

3-1

3-2

实验操作

取烧杯倒入30mL浓度为110084消毒液,将烧杯放置在距离光源 10cm处进行光照,测量ORP变化

取四个烧杯,分别倒入30mL浓度为110084消毒液,并置于20°C30°C40°C50°C水浴中加热,测量 ORP变化

测量数据

(解释与结论)

(1)实验1中,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补全①的化学方程式。

2NaCl+2H2O2NaOH+ Cl2↑+______Cl2+2NaOH =NaCl+NaClO+H2O

(2)实验2的目的是_______

(3)实验3-1的结论是_______

(4)根据实验3-2的测量数据可知,影响84消毒液漂白性的因素有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5)由实验3可知,84消毒液储存时需注意________

(6)生活中,84消毒液不能与洁厕灵(主要成分是盐酸)混合使用的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废旧手机的电路板中含有铝、铁、铜、银、金等多种金属,随意丢弃既会造成资源浪费,也会污染土壤和水体。化学兴趣小组为回收其中的铜,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已知:CuH2O2H2SO4=CuSO42H2O;不考虑金、银发生类似反应。

1)将电路板粉碎成粉末的目的是_____

2)滤液A中的溶质除硫酸外,还有_____

3)步骤中的实验现象是:固体部分溶解,_____

4)上述步骤_____(选填步骤编号)所包含的反应体现铁的活动性比铜强。

5)步骤IV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判断步骤中加入的稀硫酸过量的方法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并完成相关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用C装置收集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 排水法 b 向下排空气法 c 向上排空气法

4)检验C中收集满氧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

5C中收集满氧气后,打开弹簧夹K1K4,关闭K2K3,其中打开K1的目的是 __________,点燃D中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C装置中并把塞子塞紧,观察到红磷燃烧的现象是 __________,待红磷熄灭、C装置冷却后,打开K3,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