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5分)下图表示某些物质间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省略)。其中A、E为固体氧化物,且A为黑色粉末;B、D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无色液体,且B具有消毒杀菌作用;C、Y、Z为无色气体,其中Y有毒;X是最常见的金属。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中A物质的作用是 ;
(2)反应③、④的化学方程式: ③ ;④ ;
(3)在日常生活中为防止反应②的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是 (写一点即可);
(4)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反应⑤,其名称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将含有NaCl杂质的某烧碱样品10g完全溶于90g水中,再向所得溶液中慢慢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在实验过程中,溶液的pH与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求l0g该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
(2)求a点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箅结果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人们的生产生活离不开能源。
(1)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_____;煤燃烧时将_____能转化为热能。
(2)目前,许多国家正在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车用乙醇汽油是把乙醇和汽油按一定比例混合形成的一种新型汽车燃料,经多项检测结果表明,它不影响汽车的行驶性能,还可以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量。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三种物质中,_____(填“甲”“乙”或“丙”)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趋势与气体溶解度的变化相似。
(2)将t2 ℃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固体的质量甲_____乙(填“>”“<”或“=”)。
(3)当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采用_____的方法提纯甲。
(4)将t2 ℃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 ℃,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电解水 | B.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粉、镁粉 | C.两份完全相同的双氧水在有无MnO2的情况下产生O2 | D.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例为1:8 B. 乙一定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C. 甲可能是单质 D. 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下面三组溶液进行复分解反应的实验,记录结果如下,结合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白色沉淀甲是_____。
(2)实验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3)经检验,无色溶液D中的阳离子只有一种,则物质X是_____;
(4)无色溶液A、B、C、D、E、F中,能鉴别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田雨馨同学在实验室中制取CO2气体后,对废液进行后续探究,他向100g含CaCl2和盐酸的废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2CO3溶液。实验过程中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或者气体的质量如图1所示;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溶液的pH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
(1)图1中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
(2)图1中0→a段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情况可用图2中____(d→h或h→k)段曲线表示;
(3)原溶液中CaCl2的质量分数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仪器,回答下列问题。
(1)标号为e的仪器名称是_____。
(2)用2KMnO4K2MnO4+MnO2+O2↑制取O2,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①若制取3.2gO2,理论上至少需要KMnO4_____g;②检验O2收集满的方法是___。
(3)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并用排空气法收集。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组装制取装置时,需选择上图中的a、b、h、i、j、m和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结合如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甲实验进行粗盐提纯实验时,过滤的目的是____;
(2)乙实验中,当蒸发皿中出现_____时,停止加热;
(3)丙实验中,滴加酚酞的目的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