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211044  211052  211058  211062  211068  211070  211074  211080  211082  211088  211094  211098  211100  211104  211110  211112  211118  211122  211124  211128  211130  211134  211136  211138  211139  211140  211142  211143  211144  211146  211148  211152  211154  211158  211160  211164  211170  211172  211178  211182  211184  211188  211194  211200  211202  211208  211212  211214  211220  211224  211230  211238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探究题。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中和反应实验,请你参与下列探究:

(1)为确定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刚好完全中和,小华取出一定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向其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他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

①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亮认为小华得出的结论不完整,他认为除了“恰好中和”外,还有第二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请你另外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上述烧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填写下表(选择甲、乙中的一个作答)

实验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_

_______

恰好中和

______

_________

第二种可能性

(2)玲玲同学在实验时,发现烧杯中有少量的气泡产生,她经过分析认为可能的原因是氢氧化钠溶液变质(提示: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为了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玲玲提出用酚酞试液检验,你认为该方法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

(3)中和反应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请你举一具体实例加以说明: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一瓶长时间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试剂瓶口处有白色粉末状固体,某同学感到很好奇,对白色粉末可能的成分进行了猜想:①可能含有氢氧化钠;②可能含有碳酸钠。

(1)该同学得出猜想②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该同学取白色粉末少许,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证明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______。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同学想证明白色粉末中还含有氢氧化钠,于是取少量白色粉末溶于水,滴入酚酞溶液,酚酞变红,因此小明同学认为一定含有氢氧化钠,你认为对吗?______(填“对”或“不对”),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E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一种气体。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B的化学式为________;它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物质A应具备的条件是_______

(2)E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反应的微观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据图回答下列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

A 反应前后溶剂质量不变

B 反应后溶液呈中性

C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发生了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我们的胃液中含有盐酸,它有助于消化,但胃酸过多会引起胃部不适。有时可以用小苏打治疗,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化学反应前后一定没有变化的离子是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向盛有少量碳酸钠溶液的试管里滴入澄清石灰水,现象为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石蕊、硫酸、氢氧化钙、碳酸钠是常见的四种物质,它们的溶液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两圆相交部分(ABCD)表示物质间反应的主要实验现象,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

A.石蕊溶液变为红色B.无明显现象

C.生成无色气体D.石蕊溶液呈蓝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碳酸氢钠常用于食品和医药工业。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进行如下探究。请你与兴趣小组一同完成探究过程:

(查阅资料)碳酸氢钠受热容易分解,生成水、二氧化碳气体和一种常见的固体物质;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碳酸氢钠受热时会分解,兴趣小组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到铜片上加热,如下图所示。

1)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内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充分加热后,将烧杯迅速倒转过来,倒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3)该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确定反应后的固体产物成分进行以下实验:取少量反应后的固体产物溶于水,加入过量稀盐酸,产生大量无色气泡,因此认为:充分加热后的固体产物是_______(填NaOHNa2CO3)。

(归纳总结)请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8分)已知碳酸氢钠在270左右就能分解为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而碳酸钠受热不分解.现有某工厂生产出的一批碳酸氢钠中混有少量的碳酸钠,为了测定产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具体的检验步骤如下:

取一只洁净的坩埚,称其质量为a g;再向其中加入样品。称得总质量为m1 g

加热该盛有样品的坩埚;

将坩埚充分冷却,称量坩埚和剩余固体的质量;

多次重复步骤至恒重,称得坩埚和剩余固体的总质量为m2 g

(1)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2)用 (填仪器名称)将加热后的坩埚放到 中(填序号)冷却。

(3)根据题意,用a、m1、m2的代数式表示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

(4)步骤①、③和④都需要用到精度为0.1g的托盘天平称量,若本题中(m1-m2)的值超过0.6g,假设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90%,则至少需称样品多少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巴斯夫小小化学家首次推出巴斯夫网络实验室互动游戏,体验化学实验的乐趣,感受到学习化学的魅力。

1)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必要条件。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A 点燃酒精灯 B 检验装置气密性

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D 稀释浓硫酸

2)新实验洗涤实验室:要取用少量的洗涤剂使用______,如果将该仪器平放或倒置,造成的不良后果是______

3)经典实验水的净化:在过滤时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_________,玻璃棒在化学实验中还能用于哪些方面(至少一点)__________

4)你能为巴斯夫小小化学家互动游戏提供一些安全、有趣的实验素材有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BaCl2NaOHNa2CO3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实验小组进行试验。实验过程中所加试剂均足量,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

(1)白色沉淀A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2)白色沉淀C的化学式为_____

(3)这包白色固体是由______(填化学式)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