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用镊子撕下一小块蚕豆叶的下表皮,在显微镜下观察,它的细胞特点是
①细胞不规则,彼此嵌合着 ②细胞长方形,排列整密
③细胞是无色透明的 ④细胞内有叶绿体,呈现绿色 ⑤细胞间分布着成对的保卫细胞.
A. ①④⑤ B. ③④⑤ C. ①③⑤ D. ②④⑤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人体不同结构层次的变化过程示意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 人体的生长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
B. b过程中遗传物质不会发生改变
C. 甲是由形态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群构成
D. 人体具有而植物体没有的结构层次是系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是鱼鳃的结构图,据图回答问题.
(1)鱼的口和鳃盖________张合,进入鳃的水分富含________,流出鳃的水分________含量相对增多.
(2)活鱼③的颜色是________色的,鳃丝既________又多,有利于进行________交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生男生女到底是怎么回事?生男不是生女的机会是否均等?”小君经过探究后绘制的生男生女图解如下:
(1)图中(___________)内XY表示性染色体,请在图中(____________)内填写出正确的答案。
(2)图中生殖细胞乙、丙的名称是________,细胞丁、戊的名称是________。
(3)有人认为:生男还是生女的责任全在女性,这种想法是________(正确或不正确)的。
(4)由图解分析可知,从理论上讲生男生女的机会是________(均等或不均等)的。
(5)孔子第80代嫡长孙体内的遗传物质能确定是从孔子身上传承下来的是________染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一所示的是根尖的结构,图二和图三所示的分别是叶芽的结构及其发育而成的枝条。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幼根的生长是通过图一中[_____]区细胞数量的增多和[]_____区细胞体积的增大实现的。
(2)植物枝条的形成则依赖于叶芽_____组织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其中图三中枝条的叶和茎分别由图二中的[_____]和_____发育而来的。
(3)水和无机盐主要通过图一中_____区的细胞来吸收,再经茎中的_____运输到植物的各个器官,而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则经茎中的_____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器官。
(4)小麦要获得丰收应适当多施_____肥;马铃薯要高产应适当多施_____肥;菠菜要长得旺盛应适当多施_____肥。(选填“氮”、“磷”、“钾”)。
(5)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吸收和运输主要是通过植物_____产生的拉力实现的。
(6)农业生产上,果农常采用适当环剥茎的_____(选填木质部或韧皮部)形成节瘤的方法来提高果树的产量。
(7)根属于植物六大器官中的_____器官(选填营养或生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生态系统碳﹣氧循环示意图:
请回答:
(1)生态系统中二氧化碳的来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态系统中氧气的来源只有_____.
(3)如果地球上绿色植物减少,将会出现怎样的严重后果?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大豆种子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标号_____所示部分既是大豆种子的主要部分,又是新植物体的幼体。
(2)大豆种子与玉米、水稻种子的结构相比,大豆种子中没有_____。
(3)大豆种子萌发时,④主要起_____作用。
(4)满足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且温度适宜时,将大豆种子浸泡在水中,种子仍不能萌发,这是因为缺乏种子萌发所需要_____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两种昆虫的发育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乙经过蛹期
B. 发育过程中都有蜕皮现象
C. 都是在成虫期对农作物危害最大
D. 发育方式为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是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某些因素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制作了以下4个非密闭的生态瓶,放在一定的环境中.请根据你学过的知识回答问题.
(1)上图中四个生态瓶共探究了________个因素.
(2)上图中能探究光对生物影响的对照瓶最好选________.
(3)上图中乙生态瓶比丁生态瓶中的小鱼存活时间长,是因为乙瓶中的小鱼能获得食物与________.
(4)图中的丙与丁的变量是________,但不适于用来进行探究,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