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植物叶肉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 )
A.线粒体
B.叶绿体
C.细胞核
D.线粒体和叶绿体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的标语,有一句用语不得体,把它挑出来( )。
A.(公路旁)出车在外,亲人盼归!
B.(医院)欢迎再次光临!
C.(楼梯口)请勿停车,多谢合作!
D.(草坪)小草也是生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二十世纪,科学家希尔曾做过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下列有关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装置b中气泡内的气体是氧气
B. 装置c中无气泡产生是因为缺乏二氧化碳
C. 实验表明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D. 实验表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右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根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 图中生产者是 ,该食物网中共有 条食物链,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 。
(2) 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量维持在 的状态,这就叫做生态平衡。如果由于人类大量捕猎狐狸,野兔和老鼠的数量会 。
(3) 图中所有动物可统称为 。
(4) 若要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的成分是 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资料,并回答问题。
资料一:松鼠是杂食性动物,一般以果实、昆虫、鸟卵等为食。天然林中食物网复杂,使得松鼠食物来源丰富,而鼬科动物、猛禽及蛇等常常攻击捕食松鼠。图5为森林生态系統中与松鼠有关的部分食物网示意图。
资料二:1990年,浙江省浦江县将天然林改造为经济树种柳杉林。改造后,原生态系统的物种逐渐退化,动植物种类单一,松鼠天敌因迁移而减少。最终松鼠泛滥,人工林的树皮被大面积啃食。
(1)天然林给松鼠提供________,同时松鼠的生存又受________的制约,这使得天然林中松鼠的数量和比例能维持在稳定的范围之内,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
(2)根据上图,人工改造天然林该食物网中数量最先大量下降的是________;苍鹰离开,直接原因是________的数量减少。
(3)由资料二可知,该地物种多样性的破坏,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草原生态系统部分示意图,请回答:
(1)图中生产者是_________,鹰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_________。
(2)若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的是___________部分和____________。
(3)图中共有______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2016年3月28日是第21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使中小学生远离交通事故,保障人身安全是当今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请据下列图示1,结合所学生物学知识分析回答:
(1)行人要按人行横道灯的指示通行.当你过马路时,看到红灯亮起,就应该停留在人行横道线前等待.在这一过程中,交通信号灯发出的光线主要经过眼球中[]______的调节,成像在[]_______,刺激其中对光敏感的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与视觉有关的神经传到______形成视觉.
(2)“为救护车让道”是交通文明的基本准则.当你听到远处救护车的鸣笛声时,应马上选择避让.在这一过程中,救护车的“鸣笛声”会引起[]______的振动,振动会传到内耳,刺激[]_____处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
(3)“醉驾入刑”已得到广泛认识,小林同学的爸爸对此却不以为然,为了说服爸爸,小林和爸爸一起做了一个“测定反应速度”的实验如图2.(表中测量值为小林松开直尺后,爸爸尽快用拇指和食指夹住直尺时手指所在位置对应的刻度值,单位为厘米)请分析回答:
a、爸爸看到小林松开直尺,就尽快用拇指和食指夹住,完成这类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叫______.
b、为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对三次测得的各组实验结果应如何处理?_______.
c、从数据可以发现:饮酒会影响人的反应速度.实验中只对小林爸爸一人进行了测量,所得数据还缺乏足够的说服力.你认为可以通过增加________来改进实验,增强可信度,让更多的人认识到酒驾的危害.
A组不饮酒 | B组饮一杯陪酒 | C组饮两杯杯酒 | |
第一次 | 24.4 | 27.8 | 48.7 |
第二次 | 25.5 | 29.2 | 53.0 |
第三次 | 25.1 | 30 | 51.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证明“在有光条件下,氧气是否由绿色植物释放出来”和“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的对照实验装置分别是( )
A. 甲与乙、甲与丁 B. 甲与丙、甲与乙
C. 甲与丁、乙与丙 D. 甲与乙、乙与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