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的因素为( )
A. 生态因素 B. 生物因素
C. 非生物因素 D. 自然因素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下图,假设这四种生物都参与构成食物链,并只构成一条食物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条食物链可表示为乙→甲→丁→丙
B.图中的四种生物和分解者组成了该生态系统
C.若某一有毒物质进入该食物链,则体内积累该有毒物质最多的是丙
D.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数量增加,会导致乙和丙的数量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脉搏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运动和情绪激动时脉搏会加快 B. 脉搏的次数和年龄、性别无关
C. 每分钟脉搏的次数与心率一致 D. 休息、睡眠时脉搏会减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A装置放着干燥的种子,B装置放生长良好的幼苗,导管用止水夹关闭,请回答:
(1)在A装置中加适量的水后种子开始萌发,一段时间后,摸装置A会感觉到温度_____,是因为种子进行了_____作用。
(2)打开止水夹一段时间后,B装置中幼苗的_____作用加强。该作用有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_____。
(3)实验过程中玻璃罩出现小水珠,应该是植物进行了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蝗虫的外部形态图,请据图回答:
(1)蝗虫的身体分为A___________ 部、B___________部和C头部三个部分。
(2)蝗虫的体表包着一层坚硬的_________,具有支持内部柔软器官和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3)蝗虫的__________发达,能够更好地适应陆地生活。
(4)你所熟悉的节肢动物还有__________等。(举一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牛奶是蛋白质和钙的良好膳食来源, 也是改善居民膳食结构的理想食品。《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普通成年人每天应摄入 300 毫升牛奶或与之相当的奶制品。但有些人饮用牛奶后容易出现腹泻、胀气等现象,称为乳糖不耐受,阻碍了牛奶的推广。
乳糖是存在于人乳和牛乳中的一种糖类,在人体内被乳糖酶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之后,才可以被吸收。如果肠道中乳糖酶含量过少,乳糖则会被肠道中某些微生物利用,分解成乳酸、氢气和二氧化碳等,从而引起腹泻、胀气等症状。乳糖不耐受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乳糖酶。控制乳糖酶的基因在婴儿时期“辛勤工作”,可以产生很多乳糖酶;断奶后就“收摊儿”了,产生的乳糖酶大幅度减少,消化乳糖的能力也随之降低。这种变化发生与饮食习惯有关。对于大部分哺乳动物(包括人类)而言,断奶后多以含有淀粉等其他糖类的食物为食,乳糖酶就没什么作用了。其实原始人类都是乳糖不耐受的。直到 6500 年前,乳糖耐受的基因第一次出现在欧洲西北部。由于当地农业相对不发达,牛奶成了抵御饥饿的有力手段。所以,能消化牛奶的人就有了巨大的生存优势,乳糖耐受的基因也得以发扬光大。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乳糖不耐受的人群比例仍然相对较高。为了减少乳糖不耐受的困扰,人们发明了各种发酵乳制品,如酸奶、奶酪等,将其中的乳糖含量控制到人类可以承受的水平。另外,少量多次饮用牛奶、避免空腹饮奶等措施也能有效避免出现乳糖不耐受症状。
(1)饮用牛奶后,其中的蛋白质在人体内开始消化的部位是图 1 中的[_____]_________,消化产物随血液循环运输到组织细胞被利用,最终产生的尿素等代谢产物主要通过图 2 的[______](填序号)过程排出体外。
(2)由资料可知,人体内乳糖酶的产生是受___控制的。婴儿期该酶的产生量较高,断奶后产生量大幅减少,请根据饮食习惯推测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______
(3)“6500 年前,乳糖耐受的基因第一次出现”,这是______的结果。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在欧洲西北部,乳糖耐受基因被保留下来并遗传给后代。
(4)作为农业大国,乳糖不耐受是中国成年人的普遍现象,对于这部分人来说,酸奶是良好的牛奶替代品,主要依靠_________的发酵作用制作而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实验“观察小鱼尾鳍血液的流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是毛细血管 B. 静脉中血液由分支流向主干
C. 毛细血管中血流速度最慢 D. 血液从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将标本放在0.9%的生理盐水中,是为了( )
A. 保持细胞原形态 B. 保持标本透明度
C. 容易染色 D. 防止标本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