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实验设计如图。三支试管均置于37℃温水中10分钟,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滴加碘液后,①号试管不会变蓝色
B. ①③对照,变量是“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
C. ①②对照可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D. ②③对照可探究“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答案】D
【解析】
(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2)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因此常用碘液来验证淀粉的存在。
①号试管中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全部分解成了,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②号试管中清水对淀粉没有分解作用,因此滴加碘液变蓝;③号试管馒头块与唾液没有充分混合,唾液不能把淀粉全部消化,因此滴加碘液变蓝。所以滴加碘液后,①号试管不会变蓝色,A正确;①③对照,实验变量是“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可以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B正确;①②唯一的变量是唾液,可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因此①②对照,②号试管为对照组,C正确;②③有两个变量:唾液和咀嚼、搅拌,变量不唯一,因此不能形成对照,所以不可探究“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D错误。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菜豆种子、植株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菜豆种子萌发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未源于它自身结构中的【 】____。
(2)乙图中⑧根是由图甲中的【 】____发育而成;根尖____区的根毛细胞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3)种子萌发成幼苗后,长成⑥的是【 】____。
(4)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①适宜的____:②一定的____;③充足的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矿难中长时间处于黑暗中的矿工被救助上井后,通常被蒙上眼睛以保护视网膜免受强光的伤害。正常情况下控制进入眼球光线多少的是
A.角膜 B.晶状体 C.玻璃体 D.瞳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生活在山上的野生植物没有人为其施肥,但长势也很好,主要是因为它们的根能从土壤中吸收丰富的无机盐.土壤中的无机盐主要来自( )
A. 植物体流失的
B. 土壤中固有的
C. 雨水中含有的
D. 细菌和真菌分解动植物遗体产生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长颈鹿进化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1说明古代长颈鹿祖先的个体之间颈的长短存在着 ,颈的长短是可以 的。
(2)图2说明地球环境变得干旱、缺乏青草时,颈长的个体容易获得食物而生存下来,由 此可知,颈长的变异相对环境变化而言是 (有利或不利)变异。
(3)图3说明颈长的个体能 下来,并 后代。从进化过程看,这种变异是由于 的改变而引起的。
(4)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 斗争, 生存, 被淘汰的过程,就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校实验小组为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取了两个相同的玻璃缸,标签上分别挂A、B,并按下表的步骤进行实验,每天记录蝌蚪生长发育的情况。请回答:
(1)该小组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①和②不够严谨,请改正。步骤①:_____________;步骤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缸和B缸各用10只而不用1只蝌蚪,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完善实验步骤后,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观察发现:A缸中的蝌蚪先发育成青蛙,B缸中的蝌蚪发育成青蛙所需的时间较长。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后,应如何处理青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生命起源问题,1953年,美国学者米勒(S.L.Miller)进行了模拟实验,开辟了通过实验研究生命起源的新途径。在米勒的经典实验中,火花放电的作用是 。他提出的问题是 ?作出的假设是 。他搜集到的证据是 。得出的结论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